第三十回 卜贤子陈庄怪举 纳古恕勺沟修院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回 卜贤子陈庄怪举 纳古恕勺沟修院 (2 / 5)
        陈大柱曰:“俺见那三人如卜老头儿你所言,身着之衣严整,布料精致,便依汝之言去讨财,哪想竟是流落之人,饭都断了几日,只得领回庄来。”

        那老者闻言大叹一气,指其曰:“你个木脑袋,当真教之不会,叫你去打个秋风,你能给拉三张饭口回来,朽木,朽木啊。”

        名为陈大柱之人似早习惯老者指摘,只是嘀咕一句:“你这卜老儿,谁在你这儿不是朽木”,便自往一旁寻了个木墩坐下。

        随即方才看至三人,只看一眼便道:“既是要到陈庄来讨口吃食,自是不能闲着,反正是陈大柱领回之人,今日且先往陈大柱家,明日自行搭屋,庄上可没闲宅。”

        陈大柱闻听要他全包,起身欲理论,那老者一瞪,便又坐了下去,随即那老者道:“两位小姑娘便不要去那糙汉家,陈二安家嫂子,你照料一番,明日领俩姑娘织布。”

        玉珩见般慈闻言看来,大窘,便问道:“老先生如何知晚辈乃女子?”

        那老者没好气道:“有眼便知。”

        玉珩不服嘀咕道:“那王恕王亘众人怎的就没发现。”

        老者却是听到了此语,冷声道:“老夫说的心眼。”

        玉珩听得此语,似乎也颇不好意思,便未多争论,三人让至一侧站定,亦化作一村中之民,站定听那老者训言。

        细听之下般慈方觉奇怪,那老者竟正谈论仁义大道,且与往日各处所论大为不同,其中最为精彩一段便是:“人立于世,当常怀仁义,如此方能心安,心安则可以平静之心,而待诸事。仁义当先仁义于己,再仁义于亲,其后才是仁义于他人,再远汝等便不用费心去想,这里点名批判陈大柱,村里都没多少余粮,还往村里领人,老夫丑话在前,若那三人不听老夫之言,好吃懒做,老夫必要逐走。言回仁义之事,老夫让陈大柱领人去讨财,所讨之人皆是华贵之人呐,那些华贵之人若是慷慨解囊,则是仁义之人,大可谢过,受其财回村,则其可谓仁义热肠之人,王大柱亦是仁义于亲,若是那华贵之人不愿解囊相助,那便非仁义之人,讨他点财,也好叫他知晓人生在世莫惜财忘义。“

        凡此种种,似有道理,却又奇怪,若说是错,也说不上错在何处,般慈不禁侧身问玉珩曰:“玉珩公……女士子,此人之理真是奇怪,似错又似非错。”

        玉珩闻言不悦道:“什么女士子,听起来怪的,还是称玉珩,嗯,小妹吧,大不了不叫你阿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