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第三章;西周王朝的衰亡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第三章;西周王朝的衰亡 (2 / 2)
        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逃往骊山,逃命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直透九霄,回应的却是死一般的寂静,不见任何诸侯救兵前来。

        犬戎兵步步紧逼,幽王见救兵迟迟不到,骊山行宫难以抵挡犬戎兵的攻势,于是放火焚烧前宫门,试图从后宫门逃走,但最终,还是被犬戎杀死。

        至此,从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杀,统治了270多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犬戎退出镐京后,申、鲁、许等诸侯国就拥立宜臼为王,在(申)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北继位,史称;(周平王)。

        因为镐京已遭战争破坏,公元前770年,平王在秦国护送下,东迁至洛邑,在晋、郑等诸侯国辅助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就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平王东迁时,因为世代戍守西陲地的秦襄公护送有功,于是,被提升为诸侯,平王还赏赐镐京和岐山地区给秦襄公。与西周全盛时期相比,东周王朝从立国开始就已经一蹶不振。西周强盛时,以西都镐京,东都洛邑为中心,王室有直接管辖的王幾(ji)方圆千里的土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是周的王幾,西边的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使周人兴起的根据地,称为(宗周)。东面河洛地带,以东都洛邑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王幾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成为控制全国的基地,维护着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然而,由于宗周岭土的沦丧,东周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地狭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

        然而这仅有的王幾,有的赏赐给立功的诸侯,有的被诸侯侵夺,有的被戎族占据,有的分给王族公卿大夫做封赏,最后所剩无几。

        此外,在西周强盛时,王室设置了庞大的军队,用于拱卫宗周的就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震摄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东八师),共十四师,达14万人以上。这就是为了维持周王朝稳固的武力基础。

        诸侯国大国一般不超过三军,小国仅有一军,而且必须听从周王调遣。平王东迁以后,由于王幾缩小,控制的土地和人口锐减,王室能够武装的军队也大大萎缩,再也组织不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急剧削弱,直接导致了东周王朝的步步衰落。

        周平王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自己有功,便赐予申候封地,并派自己幾内的百姓去戍守,这使百姓离乡背井,十分怨恨。

        由于郑武公在东周立国中立有大功,周平王依照惯例,委任他为朝廷卿士。到郑庄公时,由于几代人的苦心经营,郑国已经十分强大,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

        周平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日渐疏远。平王为了日后朝政不为郑庄公所操纵,于是称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闻之,马上赶到洛阳,对平王施加压力,平王再三赔礼道歉,郑庄公仍然不依不饶,平王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做人质。

        为了维护天子的尊严,群臣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做人质,而周太子去郑国则用学习的名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郑交质”。

        这一事件意味着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们的脸色行事。

        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拥有强大实力的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

        从此,我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