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摸摸你的奖杯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摸摸你的奖杯 (1 / 4)
        乔迁新居没几天,何平收到了茅盾文学奖的奖杯,凭借作品《福贵》,他获得了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和他一起获奖的还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姚雪垠的《李自成》、古华的《芙蓉镇》和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

        茅盾文学奖从设立之初就定为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必须为长篇,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

        这次是第一届评奖,作品年限为1977-1981年。由于是第一次举办,颁奖一直拖到82年年底,可说好的获奖作者集体出席却因为何平的放鸽子而让评奖委员会大感权威受损。

        何平这个刺头,去年年末委员会好说歹说让何平到京城去领奖,何平就是不去。

        他春夏在国内跑了两季,实在是懒得动弹了,如果是后世飞机、高铁方便的时候他可能还会去凑个热闹。

        可现在动不动就是绿皮车三天起步,何平是真的不想再动弹了。

        第一届评奖就遇到这样的刺头,评奖委员会为了维护权威,都准备收回这个奖项了。

        不过好在何平毕竟是《人民文学》的“双花红棍”,为数不多稳定高产且不秃头的作者之一。

        编辑部自然不会放任何平到手的奖项就这样白白丢掉,经过他们的斡旋,评委会总算是给了个面子,把奖状、奖牌和奖金给到编辑部。

        要说茅盾文学奖的奖金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奖金,整整五万块钱,别说是一般的作家,就是何平这种作家中的暴发户也眼馋,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不过这笔奖金可不是给一个人的,而是给所有得奖的得主的,平均下来每人几千块钱。

        而《人民文学》编辑部之所以这么积极的给何平运作奖项,除了何平是他们的“双花红棍”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茅盾文学奖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都会颁发奖状。

        说白一点,就是排排坐分果果,经手的一个都不许跑,个个都有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