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袁天止 (1 / 4)
袁天止是一个极富野心的人,并且他也从不会去隐藏自己的野心。他原名本是袁天智,后来自己改名为袁天止,用他自己的话说,天的尽头止于此。
出生于袁家这样传统的家族,他从小就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只是对易学,还有各种学说,尤其是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享受了解世界的感觉,通过手下的公式,通过脑中抽象出的架构,描绘出整个世界,他有一种世界由此生,亦由此止的感觉。
每当他在描绘一种数学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时候,他都有一种上帝的感觉,没错就是上帝的感觉。
袁天止极度厌烦人类社会中的尔虞我诈,或者说他找到了一种可以很好的逃避的方式,研究科学,于是他攻读了理论物理学博士。
在博士毕业后,他在一所一本大学当了教授,没出什么成果。在外人眼中就属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过一生的态度。但袁天行了解他,甚至还为他算过一卦,“万语同义,万象同源!”
盘古战役结束后第七天,袁天止一脸兴奋的找到袁天行,厚厚的黑眼圈也挡不住他双眼中难抑的兴奋。
“道士,你猜我创造了什么?意识论!咱们家的学问再也不能称之为玄学了,这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可以让意识映射到现实!”
袁天止将他的论文连同思想实验一起投到了《自然》期刊,然而却如石沉大海一般,不再有音信。后来他投到了本学校自办的期刊之上,但大部分人都把它当作了一个笑话。也曾有人用他的方法进行实验,但有人成功,更多的是失败。
不久,他自费举行了一场讲座。
“我们的意识,他是更高明的东西。他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或者说我们的想法和念头都是我们的意识体在世界上的映射,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了解过智慧。想想最初的我们,只是单纯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然后对一些小范围事物的未来进行预知。那时我们从来没有思考为什么,也从来没有什么模型,我们就是这样想这样做这样看,我们就看到了这一小部分的未来。而且有时的直觉有更难以解释,就算考虑了幸存者偏差,人类社会中已知的直觉现象也十分准确。那是一种更宏观的预言!
我曾在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意识,现代科学认为物质是本源,意识活动可能是脑细胞与各种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一句多既复杂就敷衍了大众。就我所了解到的,人脑中虽然有数量巨大的神经元,但单个生物神经元的处理能力难以与电子器件相比。要完成这样复杂的预测,难以靠这样一个系统上限可以预料的大脑去解释。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大脑不充当处理器,它只是一个存储器也许还有解码器。
也许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宇宙中的某些铁律,意识必须借由这样一个肉体才能显示其智能。而从众多直觉现象来判断,我们的意识是十分强大的,最近的某项研究表明,在做梦时,有些人的脑细胞调动力度远大于清醒时,这就不难解释预知梦和某些我们不知道的场景的来历了。
科学劝导人们要理性思考,但我们说到底还是大部分时候还是感性的认知。我想生活中打乒乓球总不会先去思考刚体力学吧,等解出最优击球方式,球早跑了。我们只能玄之又玄的凭感觉去处理这些复杂的计算。在某些方面上,科学就像是枷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