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天矛赐之,不受其咎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三七章天矛赐之,不受其咎 (4 / 4)
        众诸侯都一起来到了军营中见子牙。子牙把众诸侯接进营帐中,互相行了礼,叙了好,子牙说:“各位诸侯军,见到武王以后不必多说大王讨伐封王,安抚百姓的旧事,只是一起来讨论考察目前商朝的政事,等到最后打败纣封王以后,我们再来商谈别的事情。”

        众诸侯都很高兴,表示一定照子牙所说的去办。然后,子牙命令军政官及哪叱、杨戬去船上将武王请下岸来,并迎接到营中。在周兵渡过黄河之后,另外又有西方的二百诸侯跟随着也过了黄河,与武王一起骑马坐车到了营中。

        看这场面,真是天下的诸侯们大会合,气势不同凡响。何以见得?有诗写道:八百诸侯会孟津,纷纷杀气满红尘。族旗向日飞龙凤,剑戟迎霜泣鬼神,士卒赳赳歌化日,军民济济庆仁人。应知世运当亨泰,四海讴吟总是春。

        武王和西方的二百诸侯一起来到了孟津的大营,哨探骑马到营帐中报告了武王到达的消息,于是子牙率领南北两个方面的四百诸侯,另外已有几百小诸侯,一起出来迎接武王的到来。

        武王直接来到了中央军营帐前,然后诸侯们随着来到了,这些诸侯分别是:东南扬侯钟志明,南伯侯鄂顺,西南豫州侯姚楚亮,北伯侯崇应鸳,东北充州侯彭祖寿,夷门伯武高逛,左拍宗智明,右伯姚庶良,远伯常信仁,近伯曹宗,郊州伯于建吉。都是天下名望高的候伯,兵强马壮,为天下诸候之首。

        众诸侯纷纷依次进入营帐后,只有东伯侯姜文焕还没有进入游魂关。于是,众诸侯请武王开帐接见大家,武王不愿意,双方就互相劝说推托了好一会儿,接着,武王和众诸侯便相互都下拜行礼。

        众诸侯俯伏在地说:“今天大王大驾特地光临孟津,使得我们众诸侯能够看一眼大王的天子之颜,我们都敬重你的品德与威严,把贫民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使得天下大幸百姓大幸”

        武王听后非常谦逊地推让说:“我今天继承先王的位置,孤陋寡闻,德才欠缺,担心辜负了献身于国家的先烈们,又承蒙你们众诸侯传递檄书前来邀请,特意请子牙到东面与诸位贤侯会合,共同来考察商讨商朝的政事。如果说是我来统率领导各位贤侯,这就是绝对不敢当的,只希望各位贤侯能多多指教。”

        诸侯中的豫州侯姚楚亮回答说:“纣王治理国家没有道理,杀害了他的妻子,诛灭了他的孩子,害死了许多报国效忠的人还残害大批的当朝大臣,自己只是一昧地沉洒于酒色之中,不知道敬仰上天,也不祭祀祖宗,遗弃黎民百姓,勾结罪恶之人,以至于皇天发了大怒,使商朝灭亡。我们这些人跟随大王奉行上天的命令来讨伐罪人,安抚平民百姓,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这正是顺应天意而合于民心的行动,它发泄了地上之人和天上之神的愤怒,所以天下人没有不高兴的。如果对这些我们和大王都只是袖手旁观不加理睬,那纣王的罪行会更加深重,希望大王能多加考虑我们的话。”

        武王说:“纣王不走正道,都是因为他手下的人蒙蔽蛊惑的结果。现在我们只须检察纠正商朝的政治,抓起纣王的宠妃以使纣王改变他的政治弊端,那么天下自然就太平无事了。”

        彭祖寿说:“天命没有恒常不变的,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稳坐天下。过去尧王得到了天下,因为他的子孙没有出息,而只能将王位传给了舜。舜得了天下以后,也因为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出息,而将王位让给了禹。禹主的子孙则很贤能,能够继承父辈的大业,这样一直传帝位至荣,但由于桀王品德恶劣,在当夏王的时候对百姓施行暴虐,使得天下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因而商汤得了上天惩罚巧旨意,将桀王放逐到南巢,打败了夏朝而得到了天下。之后有六七朝的君主都很贤明,一直到了纣王,则恶贯满盈,罪恶滔天,毁坏了善行政治,残暴无道,而对罪人却姑息养奸,以致使皇天发了大怒,把灾难降落到了商朝的头上,并且命令大王您来讨伐殷商,希望大王一定不要一味地推辞你该得到的尊荣,使我们这些诸侯灰心。”

        这样,武王的谦让没有能成。子牙说.“各位贤明的诸侯,今天反正也不是最后商讨这些大事的时候,等我们到了商都,再好好商议吧”众诸侯一致表示:“相父的话有道理。”武王于是命令在营中大摆酒席,宴请各位诸侯。

        ....洪荒之明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