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广宗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广宗 (1 / 3)
        为了尽快赶回家乡,兄妹二人昼夜兼程,随着距离家乡越来越近,两人的内心也愈加沉重。冀州大地,如今已是满目疮痍,无数的乡村毁于战火,百姓大多流离失所。一路走来,逃难的人群不绝于途。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那头裹黄巾,宣扬太平的张角信徒,他们杀官造反,残害士民,四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甚至有那不怕死的竟然打起了赵墨兄妹的主意,结果没想到这是捅了马蜂窝了,被两人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踏入冀州的第五天,兄妹二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故乡。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两人心痛不已,偌大的村子如今连个人影都没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好不容易找到自家院子,却已是房倒屋塌,一片废墟,隔壁李叔家亦是如此。

        看着这一切,两人唏嘘不已。他们知道,上一世的发生的事情,这一世终究还是如期上演了。村中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尽皆被黄巾军裹挟着造反去了,只是不知道李叔一家是否及时逃了出去。

        默默祈祷了一阵后,两人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家乡。

        一夜无话,翌日天明,在翻过一座土丘后,二人来到了漳水河边,望着对面的广宗城,赵樰洒然道:“嗬!哥!到了。”

        “是啊,终于到了!重游前生殒命之所,这种体验前所未有啊!哈哈哈哈——”赵墨朗声笑到。

        此时的广宗城已经完全被黄巾军占领,城头上站满了手持各色武器的军卒,城门处人头攒动,成群结队的百姓被驱赶着向城内走去,还有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大车在军卒的护卫下徐徐向城内行进。

        “看来张角已经开始收缩兵力,为固守广宗做准备了。”赵樰冷色道。

        “是啊,你看看那些百姓。原来咱们当年就是这么被稀里糊涂的送进了地狱。”赵墨面沉似水的应道。

        赵樰闻言,忙伸手挽住了哥哥的臂弯,然后转移话题道:“据说百年前曾有一位皇子在此封地建国。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这位皇子延请名师,花费重金,重建此城,如今虽早已国除,但这坚城尤在。此地毗邻漳水,于是工匠们便在城下挖掘了一条宽三丈,深三丈的壕沟,然后修建水渠,将漳水从西门方向引入,绕城一周,最后经过南门方向的水渠重新流回漳水河道,继而形成了如今这道蔚为壮观的护城河。其到城墙的距离约为五丈,通过暗渠可流入城内。这道护城河,既能抵御外敌入侵,又可满足城内用水需求,是这广宗城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此城四门筑有瓮城,城高三丈余,城墙由砖石包裹,坚固异常。女墙、马面、角楼等各种城防工事一应俱全,保存完好,想攻破此城,的确是千难万难。”

        “好个张角,还真是够贼的!这么坚固的城防,真要攻下来,不知得死多少人。”赵墨自语道。

        “是啊,别说攻城了,单单是这条护城河就得拿成千上万的人命来填。”赵樰附和道。

        “管他呢,这不是咱们需要操心的,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吧。”赵墨说罢便开始四目张望,寻找能够赖以栖身之地。

        不多时,就见赵樰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说道:“哥,你看那座山怎么样?别看它不大,但是我觉得位置特别好,东面紧邻漳水,距离广宗城不过两三里,从山顶看过去,完全能够观察到城楼上的情况,而且山顶草木茂盛,根本不用担心被发现。

        另外,你看这西门距离漳水太近,汉军若是围城根本不用在这里安营扎寨,只需要把桥梁砍断,沿岸的船只收缴即可。所以,我估计汉军到时候只会在东、南、北三门实施围城,西门直接放开,这既符合了围三缺一的兵法要义,还不用浪费兵力在漳水西侧设伏。如此一来,那座山在军事上就毫无价值,也就不会有人过来驻守,这不就是咱们最理想的栖身之地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