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忆济南 
  我的故乡济南,如今的她被惯以泉城之名,我自小喝的水一半来济水(黄河)一半来自泉水。
  不论春夏秋冬,我和我父亲都会去黑虎泉打水。以前的时候没有现在的黑虎泉取水点,那些管子抽上来的水虽然也是泉水,但却没有了打水的文化。在政府没有开设取水点之前,在那的人都会通过自制的容器来盛接三只虎头喷出的水,简单点的是在桶上开个口子用绳子掉下去取水。
  后来在那旁边有人开了个露天茶摊,外地的人都被他标题所吸引:泉茶。远道而来的客人都是慕泉名而来的,总是忍不住向商家讨几碗泉水尝尝,商家也只能向打水的人求助,一天两天还好,后来摆摊的年轻人也就走了,虽然走的仓促,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过想来也是和城管有关。
  走在解放阁上,眺望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条笔直的护城河通向远方,沿着护城河延伸的方向做2、3分钟的公交车,就能来到这座城市的中心——泉城广场,著名的地标就在泉城广场的中央,随着音乐喷涌变换的喷泉,深入地下的银座超时,年轮蛋糕形状的观赏楼,省科技馆,广场上放风筝的老头子们,玩着滑板的年轻人,还有那些向孩子们出售气球,水枪,各种小玩具的老太太。
  从泉城广场向北走穿过两条马路,小吃街芙蓉街就在这里,这里一直在变,以前的地是崎岖的石头组成的,各种垃圾随处可见,走在一些地方脚底也是发出粘粘的声音,以前的芙蓉街也没有阿水大杯茶,没有爆浆臭豆腐,没有正新鸡排,没有那些卖小玩具,那时就是卖吃的,超大的羊肉串,章鱼小丸子,臭豆腐,烤面筋,酸辣粉等等。不过很少有人会发现,在芙蓉街的里面其实是错综复杂的,王府池子也是它的观光景点之一,夏天的时候也会有毛豆花生小马扎,游泳撸串开啤酒的热闹,当然现在也不会有人去游泳了。
  沿着芙蓉街的主路走到尽头,穿过一条街后就到了大明湖,明湖南门夜景很不错,许多人都是因为看了南门的夜景图片后慕名前来,如果从芙蓉街主路走出,可以直直走向南门,然后环游半周,这时候大概是快到北门的位置,这里有个入口,是进入旧明湖的入口,旧明湖外的景色都是10年,后修建的,旧明湖内部其实是国民党的一个据点,你可以看到高大的城墙和又矮又深入的国民党秘密根据地,里面还放着一些地图,偷偷说一句,济南是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指导思想得到实践与证实了它的成功。
  把济南带出名的绝对少不了老舍先生,他对济南大包子的描述深入人心。我也有十几年没见过大包子刚出炉的情景了,只能回忆回忆小时候的记忆。那时是我姥姥带我去买的包子,还未到,面粉蒸熟后的香味就已经冲进了脑海里,一闻就会让人感到饥饿,一闻就会让人不自觉的咂嘴,一闻就会让人感到安心。
  我不禁想象着,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叫老舍的人,他一手拿着刚出炉的包子,一手握着最新鲜的报纸,看着温乎的泉水与寒冷的空气相互间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水面上的水雾,脑海里思考着这个国,这座城,这座桥,这个人。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