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派遣使节 (2 / 2)
“启禀官家,臣以为今日早朝之上,那几位老臣提议暂缓伐蜀,先安定刚占据荆湖之地的百姓,恢复发展生产,并无不妥。当然,官家主张即刻伐蜀,乘胜进军西南,一举灭掉蜀国,也并无不当。”赵普摆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回答道。
要说,赵普真不愧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一代名相,他深谙中庸之道,他这番言语可谓是两边都不得罪。
方才,赵匡胤他听完了赵光义所言还心情颇为愉悦呢,可是当他听完了赵普所言,顿时就龙颜不悦。
“赵普,你跟我讲话怎么还和稀泥了呢?我不想你在这儿敷衍了事,我想听你的真实想法。”赵匡胤很是不满地对赵普进行批评道。
看到赵匡胤一副面沉如水的样子,赵普赶紧从椅子上起身,站定在御案前,低头拱手施礼,急中生智道:“官家,臣方才所言并非敷衍了事,而只是把话说了一半而已。我要说的下一半话就是,先让平平定了荆湖之地的我大宋军队原地休整一段时间,哪怕一个月也好。
“再军队没有休整好之前,不妨派遣一位使节出示蜀国,先对蜀国进行劝降。若是劝降不成,再攻打也不迟。这样,既可以堵住朝中持反对意见的老臣,借此机会也可以探一探蜀国的虚实,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若是我大宋不动一兵一卒,即可拿下蜀国,岂不妙哉!”
聆听完赵普的这一番进言,赵匡胤的面色这才又带着几丝笑意,当即就点了点头,觉得赵普出的这个注意甚好,深得吾心。
“二哥,你觉得赵普方才所的提议如何呢?你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呢?不妨也说出来让我听一听。”赵匡胤又转向了赵光义,问询道。
一直都在倾耳聆听的赵光义,觉得赵普所出的这个注意甚好,一时之间,他也思忖不出来更好的法子,同时,他从赵匡胤龙颜大悦的样子也看得出来,赵匡胤对于赵普所提之策甚为满意,他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从椅子上起身的赵光义,也站在案前,低头拱手施礼,回答道:“官家,臣弟以为赵普方才所提之策,实乃绝妙的好计策,不妨试上一试。”
见到赵光义觉得赵普此计甚好,赵匡胤便就点头应允道:“既然,二哥都觉得此计甚好,那我们就不妨试一试,好让朝中的那些个老臣们闭嘴。”
不过,赵匡胤思来想去了一番后,又微蹙眉头向赵普和赵光义问询道:“你们俩说说看,我该派遣谁作为我大宋使节出使蜀国呢?”
这一次,赵普总算是抢了先,他当即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臣以为,这次出使蜀国,不可派朝廷重臣前往,否则,后让蜀国国君以为我大宋极为重视,反而会让蜀国国君待价而沽,提出蛮横无理之要求。
“不妨派遣一名小吏前往,让蜀国上下知道,我大宋并非对蜀国如此看重,若是蜀国答应受降归顺也不会提出过分要求。若是蜀国不降,我大宋军队讨伐之时,我大宋使节即便是被扣留在蜀国,也不会成为被胁迫之对象。”
赵匡胤又点了点头,觉得所言极是,对赵普追问道:“不知赵普你是否有了合适的人选呢?”
思忖了片刻的功夫,赵普突然在脑海中闪现过一个人来,当即就向赵匡胤大力举荐道:“官家,臣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人选,便是鸿胪寺的主薄,此人姓张名浩,今年二十有五,正值韶华。
“几个月前,张浩在官家主持的殿试中了进士。鉴于此人文章口才俱佳,自比先秦时期的张姨、苏秦。再加之,此人孑然一身,无父无母又尚无婚配,派遣此人前往出使蜀国,再合适不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