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葛荣、源子雍 (2 / 4)
三月的时候,朝廷突然意外得到一个来自西北的好消息,原夏州刺史源子雍率部驰援关中,屡破叛军,目前已经收复了潼关。
源子雍三年前以一己之力平定夏州和东夏州的叛乱,厥功至伟,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源子雍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怨言,他是个视家国安危为己任的人,保境安民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封赏什么的无所谓。他继续以夏州为基地,在西北一带领兵四处平叛。今年正月萧宝寅的西征大军溃败之后,万俟丑奴的叛军肆虐关中,接连攻陷泾州、豳州和北华州,包围了华州。当时源子雍刚刚平定了黑城的叛乱,听闻关中危急,不待朝廷下令,主动率领麾下士兵以及招募的夏州城民南下救援。
源子雍依旧生猛无敌,在锯谷生擒贼帅康维摩,在杨氏堡大破贼帅契官斤,在曲沃堡大破贼帅纥单步胡提,在白水大破贼帅阿菲,一路势如破竹无人能挡,两月之内转战千里,从黑城一直打到潼关。当时潼关已落入叛军之手,听闻源子雍过来了,叛军不敢应战弃关西逃,源子雍得以顺利收复潼关。
当时对朝廷来说,潼关以西已经是一团乱麻,音信不通,里面是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皇帝元诩一度打算效仿先王拓跋焘,御驾亲征去西边平叛,无奈自知水平不够一直下不了决心,此时听闻居然还有个这么能打的站出来替朝廷收复了潼关,大喜过望,这回不用自己亲自上前线了。元诩赶紧派元徽亲自去潼关宣旨慰劳源子雍,加封他为中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乐平县开国公,食邑五百户。
尽管源子雍战功卓著,但由于资历还不太够,朝廷最终还是把关西的军政大权交给了萧宝寅,源子雍则等待进一步安排。
元徽回到朝廷后,终于办了件正事,向元诩和胡太后推荐源子雍去讨伐葛荣,说这个人能打,让他去肯定能行。
胡太后正愁无将可用,一见终于有人选了,非常高兴,马上任命源子雍为北讨大都督去讨伐葛荣救援信都。
源子雍受命,立刻整理队伍收拾行装,带着儿子元延伯赶赴洛阳,准备北上平叛。但是北魏连年内乱,现在军械物质都极度匮乏,出兵的准备工作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搞好。
结果源子雍这边还没出兵,北魏内部又出乱子了。
殷州和冀州的南侧是相州,过了相州再向西南四五百里就是首都洛阳了。朝廷鉴于相州位置重要,在七月的时候派遣乐安王元鉴去把守,期望他能做好相州的守备工作。元鉴本身也是个没啥本事的人,当初元法僧叛乱的时候,元鉴曾经奉命出兵讨伐,结果被元法僧打得落花流水,单人独骑弃军而逃。奈何宗室亲王的身份就是好用,没多久又被启用,先被封为青州刺史,这次又被任命为相州刺史。
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元氏诸王大部分都是笨蛋,但之所以还愿意用这些人,是因为他们尽管能力普遍不行,但忠诚度应该没问题,毕竟是维护家族自身的利益。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亲王能力不行反倒是好事,因为不会对皇权产生什么威胁,于是就出现了屡败屡用的怪现象。
谁知这个元鉴是个异类,不光能力不行,忠诚度也低得发指。当初元渊背叛还可以说是被迫害的无奈之举,元鉴则不知道是怎么个脑回路,刚到任没几天,看到北魏国内大乱,葛荣那边又发展得红红火火,居然直接举州投降葛荣了。
于是源子雍的第一个任务变成了去打相州,平定元鉴的叛乱。
此时源子雍的部队已经准备停当,接收到新的任务,立刻帅众向相州的治所邺城进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