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尔朱荣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尔朱荣 (2 / 3)
        但破六韩拔陵的叛军不是已经被元渊搞定了么,这次上谷的叛乱又是怎么回事呢?

        元天穆在朝廷中耳目众多,有很多第一手情报。他一看密信的内容就知道大概的原因了,便跟尔朱荣详细解释了一下。

        原来元渊和于谨打败破六韩拔陵之后,六镇叛乱已被剿灭。参与过叛乱的镇民总计有二十多万,这些镇民虽然已经投降,但人数太多,如何安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搞不好会出乱子。

        元渊了解六镇的情况,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六镇镇民叛乱,直接原因是饥荒乏粮,根本原因则是身份落差和对前途的绝望。如果要妥善安置镇民,必须同时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行,否则很快还会有更多的破六韩拔陵站出来。

        元渊跟行台仆射元纂商量了一下,给朝廷上了个奏章,申请在恒州以北再设立一个郡县,专门用来安置这些投降的镇民,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赈济和安抚,同时将这些人的身份由兵户改为民户,从而彻底平息掉镇民的思乱之心。

        奏章有理有据,成本低可操作,结果递上去之后,迅速被朝廷给否了。朝廷派黄门侍郎杨昱过来传旨,即刻将这些投降的镇民按老规矩遣送到河北的冀州、定州、瀛州一带,作为营户安置,不得停留。

        营户是当时北魏政府用以安置俘虏的措施。营户归军队管辖,主要从事耕田、畜牧、匠作等生产劳动,生产成果大都充作军队给养,其身分低于平民。

        元渊得知朝廷的决定之后扼腕叹息,如此一来,镇民的温饱和身份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恐怕这些人很快又要为了生计再次闹事。

        朝廷如此决定,其实元渊也要负相当的责任。这个说来话长,原来元渊在洛阳的时候,风流倜傥,生活也不慎检点,跟城阳王元徽的老婆于氏私通。按说元渊比元徽要高一辈,这样做实在不太合适。元徽得知被绿,勃然大怒,但老婆于氏的婆家是鲜卑大族,根深叶茂实在惹不起,只好把怨气都转到元渊身上,闹到皇帝那里请求主持公道。这种皇族内的丑闻当然没法放到朝堂大殿里公开讨论,皇帝便让丞相高阳王元雍主持宗室会议确定如何处理。本来元渊当时都要被提拔当殿中尚书了,被元徽这么一搅和,尚书也没当上,最后的结果是撤掉官职,以广阳王的身份回家歇着,直到这次六镇叛乱才再次被启用。

        这个惩罚不痛不痒,元徽非常不甘心,一直在寻找报复的机会。由于元徽曾经是清河王元怿的亲信,胡太后专政之后,因旧情人的原因,颇为信任元徽。元徽乘机抓住一切机会诋毁元渊。不管什么建议,只要是元渊提出来的,元徽会坚决站出来唱反调,这次安置镇民的方案也是因为元徽带头反对才被否掉的。

        最后一个可以安定北境进而保住北魏政权的机会,就这样被元徽公报私仇给毁掉了。

        镇民作为营户被安置到河北时差不多是七八月左右,当时正值河北一带遭遇水旱灾害,官军自己都粮食紧张,没人管这些新来的下等人。镇民们没有粮食可吃,被逼无奈之下只好聚集在一起四处流亡乞讨,变成流民。六镇流民人数众多,原来又都是民风彪悍的北族,逆境之下很容易再次出现人心思变的情况。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上谷的叛乱实在是意料之中。

        尔朱荣听完元天穆的解释,也颇为感叹,他一方面颇为佩服元渊的远见,另一方面也叹息朝廷现在任人唯亲目光短浅。不过这样也好,对英雄豪杰而言,乱世才有发展的机会,尔朱荣就在等待这样的大环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