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遇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遇见
        转眼间已经到了光绪二十四年,时光匆匆而过,给在这座古都生活的人们几丝快意。年后的日子略感有些疲惫,但日子还是要过,还得竭尽全力去维持生活。大臣们该上朝还是在上朝,老百姓们该做自己生意,照旧去做。南来北往的客商们,仍旧往城内进货、出货,看不出有一丝倦意。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虽然受到些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依旧学着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紫禁城内的太监、宫女换了一批又一批,还是在照旧维持着统治者的核心地位。

        汇文客栈的马老板仍旧经营着自己的客栈生意,伙计们还是照样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茶客们来了还是继续饮茶、吃点心、侃大山,似乎感受不到气氛的凝重。简文哲在客栈继续研究理学,有时候按奈不住了,会到楼下听听客人讲故事。木头仍旧是日复一日地吃睡自如,没有他过多可以关心的地方,照顾好自己一个人就行了。

        这天,简文哲正在客栈内临摹字画,忽然听得客栈外有打闹声。于是他就上街去看情况,后来才得知是地痞流氓在对一农妇实施抢劫,说要其交保护费的字样。农妇当然不肯,后来就起了争执。这几个痞子将农妇打倒,后又将农妇钱财、货物抢劫一空,农妇也被他们打伤。农妇辛辛苦苦不容易去讨生活,还遇到这些无赖,生计着实是难以为继。最后只能流落街头,甚至是曝尸荒野,甚是凄惨。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在北京街头发生,老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甘愿去忍受这样的痛苦。除非是有朝一日改朝换代,兴许这样的穷苦日子就会度过去。可是,这一天又会在那一天出现呢,仍旧是未知数。

        恰巧,从十字路口处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两人,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纪。其中一年轻女子叫停马车,下来去看望农妇情况。车上的那一年轻男子劝她不要多管闲事,但是他仍旧是下车查看情况。只见那年轻女子上半身穿着皮袄,下半身穿的是一牛仔裤,脚踏皮鞋,显得很是另类。在经过与农妇聊天之后,那年轻女子得知农妇是为痞子打伤,甚是气恼。她咬牙切齿道:“无法无天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抢夺钱财,实在是可恨至极!”农妇见状,劝说道:“姑娘,我没事,你该忙你的事情忙你的事情去。”那年轻姑娘气不过,一直不忍心看到农妇受苦,就从包里拿出一张银票,是十两银子,塞给农妇,转身便准备上车离去。

        到车上后,那年轻男子对着她埋怨道:“妹子,你干啥要多管这件闲事,与咱们没有关系的,我劝你还是尽量少管,以免惹祸上身。”那妹子气不过,呵斥道:“就是爱管闲事,怎么了。这件事确实是那个农妇大姐受屈,我帮助她一下难道是错误吗?”之后,她就叫给车夫赶着马车回家了。

        马车走后,路上行人夸赞道:“还是杜家姑娘义气,真是难得!”简文哲听到后,向一行人打听道:“这位大哥,敢问是不是杜云成杜老爷子家的千金?”那行人答道:“这位公子说的不错,她就是理学大师杜云成的孙女。”“不知大哥知晓这位千金芳名不?”简文哲继续问道。那行人继续答道:“那姑娘名讳杜莹莹,甚是聪颖,是杜老爷子最为疼爱的孙女啊。”简文哲闻听后,高兴不已,暗自下起决心要追求这位姑娘。

        回到客栈以后,马老板看到简文哲脸上挂着喜悦神色,便问道:“兄弟,今天是不是在街上碰到啥美事了?”简文哲答道:“马老板,今天我在路边见到了杜云成师傅的孙女杜莹莹,人不仅长得漂亮,还很聪明。”“哈哈,瞧看把你给美的,是不是看上人家了?”马老板继续问道。“说笑了,马老板,我怎么会呢。”简文哲笑着答道。“简兄弟,不要这么不好意思。”说着,马老板哈哈大笑起来。

        简文哲心里也清楚,此时如果向马老板提出来,恐怕为时尚早。虽然自己是拜了杜云成为师,但是到杜云成先生要求的差距甚大。杜云成老先生的孙女更不用说了,要求肯定是很高的。还有就是在马车上坐到他身边的那位,他也不知道是谁,弄不好这个人也看上杜莹莹呢。思虑再三,简文哲还是想着自己多加努力才行,让杜莹莹知道自己。

        马老板看着简文哲的样子,也有些着急。他想着去帮助他,可是现在他又执意不肯。封建社会,看着是没有那么多规矩,其实更多的讲究是门当户对。显然,简文哲家庭与杜莹莹的家庭差距甚远。简文哲唯有努力做事情,才能有朝一日平步青云,让杜云成老爷子对自己刮目相看。就现在的简文哲来说,确实是不足为奇。

        木头也看到简文哲的心思,主要是自己是孤家寡人,没那么多心思去关心简文哲男女之间的事情。另外,木头自己还想着要找老婆呢。殊不知,木头想找的还是贫苦老百姓,金枝玉叶他也高攀不上。而现在呢,他也就只能将就着。

        一个多时辰过后,中午时分。简文哲与木头下楼来,到街上吃午饭。过去没多远,他们救看到一家羊肉汤馆。羊肉汤在北方人看来是尤为钟爱。在冬天,喝碗羊肉汤,不仅暖胃,而且是让心里更为舒服。往来上工的苦力们,在寒冷的冬季,是专门找这样的馆子吃饭,一碗汤,再要几块烙饼,管饱还便宜。再继续工作下去,这些人也有力气了,还能做得更好。

        简文哲与木头找一桌子坐下后,向老板要了两碗羊杂汤,三斤烙饼。说话间,两碗热气腾腾的汤已经端上桌面。正准备喝汤的时候,看见门口来了两个乞丐,一老一少,眼巴巴地盯着在餐馆吃饭的人。老板看到后,说着就拿起棍棒来赶他们走。

        简文哲看到后,就拉住店老板,说道:“老板,再加两碗羊汤、二斤饼来。”说话间就走到那乞丐身旁,说道:“老人家,您过来喝碗汤吧。”那乞丐听后,急忙叫其孙子,二人一同向简文哲磕头道:“真是好人呐!”说着说着就满脸泪花。

        进店后,两乞丐与简文哲、木头坐到了同一个桌子上。简文哲向乞丐说道:“老人家,什么原因导致您上街乞讨呢?”那乞丐讲道:“实不相瞒,是老家遭灾了,这才跑到城中乞讨为生。”简文哲点了点头。

        确实,在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遭灾。不是涝灾就是旱灾,一直笼罩在老百姓身上。各种各样的灾祸,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只能背井离乡,向外乞讨。简文哲从乞丐那闻知,北京城郊冻死的、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简文哲由于是一直待在城中,对城外的事情基本上是漠不关心。之前去了一次天津,回来路过通县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老百姓的生活是这么苦。后在北京城中见到这么多乞丐,他看到乞丐渐渐生起怜悯之心。尽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去帮助这些无家可归之人。

        简文哲、木头二人在乞丐喝完汤后,还给他们一两银子,以帮助他们度过饥饿寒冷的危机。乞丐望着这一两银子,急忙给简文哲、木头二人跪地磕下三个响头,以感激他们的救助之心。一两银子虽不是什么大数,但是足够乞丐他们二人吃喝之用了。

        待乞丐走后,简文哲与木头二人径直往正阳门方向走去。一路上,他们看到许许多多乞丐沿街乞讨,官差强压着不让他们进城,但是陆陆续续还有许多乞丐偷偷摸摸进了城。进城之后,乞丐们能够寻得饭吃则可,不能的话,只能冻死或者饿死在街头,场景真的是触目惊心。

        简文哲看到这些,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对木头说道:“这世上还是可怜人多啊,中国的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木头跟着讲道:“少爷,现在这个年月,能够活下来就是一件美事了。老百姓们不敢奢求太多,不是吗?”

        简文哲似乎不大相信,但这确实是事实。他出生在富人家庭,而木头则出生在穷人家庭。如果当年不是简悦兴夫妇怜悯木头,估计木头早已冻死在沂州府街上。木头对这一点,看的比简文哲要细致点。

        似乎看到这些穷苦老百姓,简文哲就有些眩晕,他不敢睁眼看着他们,他有些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不能接受也不得不接受。通常而言,简文哲就会嫌弃这些乞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打天津回来,他渐渐改变了自己对乞丐的想法,渐渐生出怜悯之心,靠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来救助他们,这也是他目前所做的事情了,仅此而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