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耍长凳耍酷泥溪场 砍蚕场指点白云寨2 (6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 耍长凳耍酷泥溪场 砍蚕场指点白云寨2 (6 / 8)
        从聂家沟到那儿去,先要翻过知青之家东面那架大荒山。

        看官们已经知道,聂家沟东面的大荒山像一架屏风,而要翻的大荒山是广义的“聂半山”的最北端。知青之家的相对高度本来就很高,可站在院坝边看对面的荒山山脊,还要仰掉草帽哩。

        那大荒山甚么模样?

        远远看去,那山陡则陡矣,但也不是什么悬崖绝壁,只是长了些茅草荆棘矮树丛而已,在已经爬惯了山的知识青年们看来,似乎也算不了啥子。

        翻过那大荒山的唯一路径,是顺山坡里的一条陡沟往上爬。

        那条沟有一个吓人的名字:坟湾沟!

        有个诗人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砍蚕场的队伍走进坟湾沟,只见沟里的茅草比人还高,锯齿一样的硬叶割得裸露的手臂生痛,脸和眼睛更是要小心避开。比茅草更欺负人的是在从茅草丛中四处乱窜的荆棘刺藤。随着山势越变越陡,出现了一块又一块大石包、一条又一条条或高或低的石棱坎。

        这里用了“石包”、“石棱坎”两个名词,是因为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石包是相对孤立的、较为圆滑的大石头,石棱坎则是一长条大致呈水平方向,有呈直角的棱线,几道石棱坎从下到上地排列,很像巨人国里的石梯坎!当然,那些石梯坎很不规范,又太高了,矮的也有三四尺,高的齐肩过人。更有荆棘刺藤爬在石包和石棱坎上,组成了一道又一道障碍,横蛮地挡住去路。

        幸好那里没有一两丈高的石棱坎——不过那样高就不叫石棱坎了,要叫石壁了。

        若顺大荒山往南去,山势就更陡了,石棱坎也渐渐变高,慢慢变成了石壁,去黑石窖的手爬岩就是其中的一道。到了更南端的黑石窖一带,石壁更多更高了,有的成了悬崖峭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黑石窖的石壁。

        《南征北战》是人人都看过的老电影,看官们可能都记得两支敌对的军队从南北两边抢爬摩天岭山脊的热闹场景。那摩天岭算陡的了,可在知青们看来,一来远没有眼前正爬的大荒山陡,二来更没有满山遍野的荆棘刺藤。

        说句题外话,当年那《南征北战》的导演挑选外景的时候,没有看到这座大荒山,可惜了!

        小伙们一路挥舞着弯刀开路,奋力翻过上垭口。垭口是一面缓缓的坡,长着齐膝的荒草。众人在荒草中走了一会,开始下坡了,竟出现了一条窄窄的石板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