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灞河畔,“啊呸!”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灞河畔,“啊呸!” (1 / 3)
        “本宫如今所剩的,唯有陛下这一个儿子,本宫亦不愿再像对待李显那样。”武后方才不怒自威的说了太宗皇帝之故事,此时又向李旦陈述着利害关系,体现母子深情,恩威并施,得心应手。

        李旦此刻亦是相当无奈道:“儿之身体发肤出自母后,儿之皇位,亦倚仗母后,儿但凭母后吩咐,母后且随我一起去取玉玺吧!”

        此乃目的所在,武则天自然无需推辞。

        李旦、武则天、高力士三人一同去取了玉玺,武则天等人便出得宫去,徒留一个仿佛被抽干了精神一般的皇帝李旦,暗自神伤,心中甚至有些羡慕起三哥庐陵王李显来。

        第二日,太极殿上,高力士在百官刚站定,便宣读了一份诏书,引起了轩然大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不慎偶染重疾,遵太医嘱,修养于大明宫,朕之诸子,尽皆年幼,大唐北有突厥,西有吐谷浑、吐蕃,国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圣母皇太后,随先帝治国多年,颇为洞悉政务,即日起,内外政事均决于圣母皇太后,众位臣工,悉心辅之,钦此!”此诏书一出,下边朝臣议论纷纷。

        “这皇上感染了重疾?张大人你听说了什么情况吗?”一位长胡子文臣说道。

        “李大人,我也不知道啊,前日皇上还好好的,要不下朝以后问问钱太医?”另一位显然是前一位口中的张大人。

        “二位大人,此乃皇帝家事,还是小心为妙啊。”有人善意提醒道。

        “有理有理,君子不妄言,不妄言”两位老臣连忙点头应和到,便缄口不言。

        群臣经过李显被废庐陵王之事后,自然也不奇怪,当即满朝“谨遵圣旨!”之声整体的甚为洪亮,传出去很远。

        武后单独把持朝政,自然是大肆封赏有功之臣。武氏之封赏必不可少:

        武承嗣、武三思、武攸暨、武攸宁等武氏族人俱得封赏;

        内监以高力士功最大,故封大内总管。自此,武则天彻底把握了朝政,行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而已。

        虽然这个是李显早就知道的事情,但是当消息传来的时候,还是异常震惊和感叹:“这武则天的势力是真的大啊,幸好她没有更多的儿子了,不然怕是李旦要跟我作伴了,或许也与那天来王府有关吧。”

        武则天四个儿子:长子李弘,九年前已经身患重病去世;次子李贤,四年前流放巴州;三子便是李显,四子李旦,这两个太子两个皇帝,一个去世,一个流放,一个被贬,一个幽禁,还真是齐全了。

        不过现在的这个李显,并没有此番感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