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请大文豪帮忙练兵 (2 / 2)
3.40岁以上和长得白的不要,因为4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没有力气,长得白的人说明户外运动少,不晒太阳,很少劳作,体力也就达不到标准。
4.胆子小的和胆子特别大的人都不能要,因为胆子小的人会临阵脱逃,胆子大的人,性格很偏激,不听命令。
再来说四要是指:1.要以劳作为生的农民和矿工,因为这种人吃苦耐劳。
2.要皮肤黑的和强壮的,因为这种人作战勇猛。
3.要目光有神的人,说明他有胆识。
4.要害怕官府的人,因为这种人听从命令,敬畏国家[1]。
戚继光解释完后,赵大河觉得条件定的太高了,招不齐四千人,戚继光觉得赵大河一定能完成招兵的任务,于是对赵大河说:“赵兄,你一定能完成招兵的任务,我把胡守仁和杨文两人留下协助你招兵,我明天早上就赶回新河,给这四千人的新军准备粮食、武器和营房。”
戚继光第二天早晨赶回新河后,就开始准备各项事情,接着老师沈睿的女儿沈丹青和义女陈月蓉带来了一位老先生和一位年轻的姑娘来到戚继光的府邸,戚继光对那位老先生说:“想必这位老先生就是唐顺之吧。”
那位老先生回答:“我就是唐顺之。”
原来在嘉靖37年(公元1558年)11月,嘉靖皇帝派兵部主事唐顺之前往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地的沿海地区视察军情和军务,唐顺之先在浙江视察近一个月后在11月31日就回到了杭州,而当时的戚继光正要去义乌招兵,他知道唐顺之的枪法和军事才能都非常了得,于是戚继光在走之前拜托沈丹青和陈月蓉去杭州把唐顺之新河帮忙指导戚家军的训练,因为沈丹青是唐顺之的好友文徵明的学生,而老师沈睿的义女陈月蓉曾拜唐顺之学习过书法,所以戚继光才拜托她们去杭州把唐顺之请过来。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年),字应德,号荆川,南直隶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青果巷)人,著名的民族英雄、儒学大师、军事家和散文家,著有《武编》和《广右战功》等作品,唐顺之曾和杨家枪法的传人杨松学习过杨家枪法[2],杨家枪法是由南宋末年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妻子杨妙真所创,这种枪法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前面提到跟唐顺之一同来新河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这位姑娘名叫杨月娥,是唐顺之的师傅杨松的孙女,因为杨松儿子和儿媳去世的早,所以杨松一直抚养着孙女,杨松死后,唐顺之遵照师父的意愿把杨月娥收为义女,带在身边。
戚继光先向唐顺之请教枪法,唐顺之同意后,两人就开始切磋枪法,戚继光和唐顺之比试几个回合后,戚继光见取胜不了,于是朝唐顺之的脚下进攻,唐顺之看出戚继光的目的后,马上跳起来躲过了戚继光的枪杆,接着趁戚继光不注意时,给了一个回马枪,接着就把戚继光打败了。切磋完后,唐顺之就每天开始教戚继光枪法,唐顺之把杨家枪的几百种攻防的方法,以及其单练套路的常合枪32式和对练套路的24式等所有精髓都教给了戚继光,后来戚继光在杨家枪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少林棍法,以及其他门派的枪法,从而创造出了著名的“戚家枪法”。
[1]郦波:《抗倭英雄戚继光》,**法治出版社,第84—86页。
[2]郦波:《抗倭英雄戚继光》,**法治出版社,第89页。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