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迎难而上,改变历史(求订阅!求月票!)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迎难而上,改变历史(求订阅!求月票!) (1 / 7)
        崇尚享受生活、到点下班的荷兰人,显然没有华夏人民的那种勤劳,到了一九八六年一月新年后,PAS2500依旧没有组装完成,并预计要到五月才能完成研发。

        但这将完美错过上述两个重要日期。

        斯密特暴跳如雷,直接裁掉了PAS2500项目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换成了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仅十八个月的工龄。

        这两个给力的年轻人,最终使阿斯麦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了两台PAS2500。

        PAS2500还在五月的花旗国SEMIWest展会上打出名声,不但拿下了四台PAS2500的订单,还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展会上,阿斯慢一位工程师跑了一圈竞争对手的展位,结果得到参会同行们的一致回答:“最好的光刻机产品是我们,而第二好的是阿斯慢。”

        虽说在光刻机市场上有了一点名声,可阿斯慢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变得好过。

        原因是太穷。

        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七年的三年间,整个光刻机行业正遭遇洗牌。一九八六年,十家光刻机公司中有三家退出市场,剩下的七家供应商,也将在接下来几年陆续出局。

        昔日光刻机龙头GCA濒临破产,已经到了要用其所持有的蔡司股份来支付蔡司镜头费的地步了。

        蔡司是德国最好的光学仪器厂商,GCA的光刻机采用的就是蔡司的镜头。未来,蔡司将成为阿斯慢的专属供应商。

        行业动荡影响了阿斯慢。

        一九八六年,本预定了阿斯慢一半订单的花旗国半导体公司AMD,在最后关头撕毁合同,让阿斯慢创纪录地亏损了,超过一千四百万美刀。

        次年,光刻机行业低价倾销、产能过剩,阿斯慢还不得不降价销售产品,利润又受到影响。

        同期,母公司ASM也遭遇危机,一九八六、一九八七两年分别亏损了二千五百万美刀,和二千三百万美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