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勤政殿 (1 / 3)
暮夜的云气遮逐渐蔽了月亮,方才还婆娑摇曳的树影逐渐消失不见,长夜已经寂静深沉。
殿内侍奉过前朝哀帝的老内监年纪很大了,松弛的眼袋边纵横的鱼尾纹见证过太多深宫旧事。他偷偷从大殿门缝里瞅了一眼,内里天子正和臣子对坐,手里拿着一卷军报。
若是前朝时,此刻哀帝还在燃起巨烛照得辉煌如同白昼的昭明殿里和妃子宠臣们饮宴作乐吧?满是疲色的内监在心里回忆起前朝时太极宫中的奢靡与繁华,忍不住又朝里面瞄了一眼,露出复杂的幽幽神色,“哀帝要是有这人一半,便不会亡国了吧。”这名年已迟暮即将被送到寺庙终老的内监只是慨叹着摇头。
“定伯所言太过,我这侄儿是埋怨官小,故意上书好求边功。”皇帝接过臣下躬身递回的的雁门奏书,若无其事的将上面三根雉羽扯下,交给身后的小黄门。
“发三百里便可。”皇帝淡淡说道。
那小黄门又取了御案上朱笔御批仔细黏在奏疏上,装进三尺长的锡桶,小心点上火漆封口,这才送出殿外。太极宫玄武门外十二个时辰都候着传递军国消息的驿马,分八百里、六百里,三百里三种,沿路换马不换人,三百里驿马虽慢但不出数日便可到达雁门。
皇帝重新坐回御座,揉了揉有些朦胧的眼角,看到左侧殿下琉璃沙漏即将掉尽,本想结束今晚的召见,突然又想起了点什么。
“今日那少年郎你是如何处置的?刀术倒是不错。”皇帝最喜欢骁勇之士,顿时来了兴致,“他那宝刀倒是让我眼熟,像是在哪儿见过,仓促之间倒是想不起来了。”
“放他跑了。”崔玄远脸上泛起尴尬笑意,“还给他立了保命字据。”
“哦?”皇帝挑了挑眉毛,十分好奇,“堂堂大将军给人立字据?”
“我要是不立字据,宇文家的大郎非得死在那李姓儿郎手上。”千牛卫大将军顿了顿,自嘲道,“字据上还盖着我的官印呢。”
皇帝笑道:“功夫了得,我还道汝就是单单擒住了他。”
“沈国公李光业的孙子,家传的刀法。”
“就是那个在寿春阵斩南楚大将左怀古的李光业?”
“就是他!靠着军功在前朝做到了骠骑大将军的李光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