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会盟 (1 / 2)
因为新犁赵悝立下的功劳,所以赵王同意了赵悝提起的和魏国结盟之事。不过俩国结盟可不是双方简单的找地方坐下来聊聊天再签个战略协议那么简单。那顶多算是立誓。
在春秋战国会盟是很重要的事,从齐桓公九合诸侯时起诸侯会盟行为便频繁发生了。
春秋时期的诸卿为了在激烈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便采取盟会方式来加强本族或本集团之间的联合。当时称霸的中原霸主都会与各诸侯会盟表示自己替周天子行使王道。带领其他诸侯朝拜周天子,规定诸侯间应该遵守的条例。
周襄王就曾劝晋文公饮酒,用策书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在周天子势微时中原霸主便用会盟的方式安抚各诸侯国,维持各国之间的秩序,并带领中原诸侯共抗夷狄。
孔子就曾评价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
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更加激励,会盟便也更加频繁,弱国联合起来共抗强国,大国胁迫小国和自己一条战线。纵横家因此大放异彩,最出名的就是苏秦和张仪。在齐秦俩国共称东西二帝时苏秦事燕合纵诸侯几乎灭掉齐国。而张仪事则秦行连横之策破齐楚之盟使秦后来能独霸战国。
虽然所有的盟约都不会被永久遵守,但在会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盟人员都会按盟约规定去做。因此这次赵魏双方都很重视。
双方最终选择在魏国边境的繁阳会盟,因为赵王已经去参加会盟了所以赵悝便不能跟着去了。不然若是赵王和太子一起出事赵国没有国君会出大乱子。
在秦赵渑池会盟时廉颇就曾对赵王说过:“大王一路出现加上会见之礼完毕不会超过三十天,若是大王三十天内没有回来则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用赵王要挟赵国的念头。
这次和魏国会盟虽然没有渑池之会的危险但保险起见还是没有允许赵悝随行。这让赵悝很可惜,不能见证战国时期的会盟了。
不过因为赵王要去会盟所以赵悝可以监国,虽然不能趁机做什么重大的决策但可以提前感受一下做大王的感觉。
至少现在推广新犁和耕牛之事就全交给赵悝了。平日基本是有什么事,就将大臣找来询问商议对策。只有国君要发布主要事情的时候才会召开大朝会。比如赵武灵王在禅位给赵何时就曾朝会五日。
赵王则带着蔺相如等人去与魏王会盟了。此次目的是军事结盟,即赵魏合作对抗秦国。所以为了展示军事实力,赵王带了三万精兵,战车三千乘。
整个仪式所占场地约有3800平方米,东西长七十多米,南北宽约五十五米。除了会盟台之外还有俩百多个竖坑。用于盟誓时存放祭品。
会盟时赵王和魏王一起登台,相仪和御史跟随其后。首先是商量盟约内容,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建立军事同盟,若是魏国或赵国受到其他国家攻击,另一方应该给予军事援助。
这也是魏王最关心的一条盟约,毕竟现在魏国总是受到秦国攻击。需要赵国的军事援助。
除此之外还有些是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以及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比如:不准把水祸引向对方,不准因对方灾荒时不卖给对方粮食。对偷出入城的行为进行谴责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