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凯旋归来庆功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回:凯旋归来庆功宴 (1 / 2)
        上回书说到,梁山军队,征辽凯旋,班师回朝,于陈桥驻扎。

        不多日,百单八头领,奉旨入京,庆功领赏,而在此前,对于梁山众人的封赏,在朝中是议论纷纷,争执不下。

        首先以高俅、童贯、杨戬为首的一众官员,对梁山军是极力排斥挤兑。其理在于水泊梁山一伙,多是戴罪之身,前方多有反抗朝廷,此战只是首功,其心不固,其忠待鉴。论功行赏,最多只能彻底赦免其罪,留作后续任用,为官赐爵仍需看之后效力建功。否则于朝廷上下,难以服众。

        这伙官员,若说忧虑梁山军队,入朝为官,抢了他们的权职,且为时过早。可防微杜渐,一点出人头地的机会都不想给梁山。加之新仇旧恨,在水泊时,几人奉旨领军剿匪,都是大败,更是被俘,受尽欺辱,留下笑柄;此番征辽,辽国投降的一点好处都没捞到,也是因为梁山众人,岂能不恨之入骨?

        再看宿太尉等忠诚良将等,对梁山军是百般推崇,其理是顺民心,利朝政。梁山一伙,虽为寇在先,但原本多是忠义之人,先前或为官或为民都是有口皆碑,受人尊崇;即使落草,期间也无为非作歹,烧杀掳掠的行径,向来以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为己任。梁山一伙,早已美名远扬,威震四方,其忠其义可见一斑。

        如今大宋王朝,京都周边中心领域固然太平,可放眼全国乃至天下,国内多处结伙造反,国外诸多外夷藩国。王国谈何太平盛世、繁荣昌盛,更像是强弩之末、危机重重。梁山受了朝廷招安,一年内就征服辽金,解除了多年来一大外患,可谓大功一件,但仍有多处强敌需要他们征讨。

        对梁山众人的加官进爵,势在必行,且要重大丰厚。于朝廷,需要这伙忠臣良将,朝外讨伐征战四方,求得建功立业,朝中牵制贪官污吏,反抗奸佞贼臣。于百姓,需要这等劲旅强军,效忠朝廷得以入仕,惩奸除恶以得民心,是再好不过的一支标杆一面旗帜。

        这种时候,相比于他人的思虑单一,蔡京反而显得踌躇满志,纠结反复。倒不是现在的蔡京性情大变,忠奸难辨,而是他需要权衡定夺。

        梁山一伙,暗地里已归附太师府,若入朝为官,官阶越高,给他的贿赂定会越多,反之亏待了众人,怕是会激起不满与叛变。可梁山归附之心,还待考证,短时内重用,反而会威胁到诸多职权,影响颇大。总而言之,梁山一伙,此次封官加爵难免,但官职要偏小,从下官做起慢慢一步步升迁才对。

        最终几个派系,多次上奏,商定完毕,圣上下旨。宋明、卢俊义被赐封正五品,入武官职,余下天罡正六品,地煞从六品,兵卒另行封赏。

        回看众头领奉旨入京,于皇宫外巡游,接受检阅。

        道君皇帝率领百官,于皇宫正门城楼阁台上,众人是雍容华贵,尽显皇族威严,向底下挥手致意。

        广场当中,街道两旁,早被围得水泄不通,此番热闹更甚招安时初次入京,民众听闻无不前来观瞻。现在可不仅是梁山好汉,且是护国英雄,英姿气概,无人不敬。

        百单八好汉,排成一个纵队,绕着皇城,巡游一周,领略民众更多的热情,迎接朝廷更多的宠幸。

        欢呼呐喊声不断,响彻天地;振臂鼓掌事不停,全城震撼。

        巡游完毕,众好汉被迎入偏殿,左边为文武百官,右边是梁山众好汉,整整齐齐站立殿中。

        圣上临驾,齐齐朝拜,礼毕分列入座,大摆筵席,庆功共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