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文章换美人
过了数日,这个方案果然获得了批准,孝武帝批示了一个准字,盖上了玉玺,再由门下省发至尚书省立即执行。
却说王国宝在朝廷上失了宠,知道袁悦之才华出众,写得一手好文章,“元礼,如今我在陛下那里摔了一跤,你可得扶我一下啊。”
袁悦之:“王兄家族屡世公侯,出将入相,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国宝:“你素有文采,陛下也喜欢好文章,这样,你替我写篇改过自新的文章,我知道你喜欢秦淮河边雕花楼里那两个艺妓,我买了,再送你一套乌衣巷的宅子,让你双宿双飞怎么样?”
袁悦之心想一篇文章不过就半个时辰的功夫,却能抱得美人归,这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王兄开玩笑了吧。”
王国宝:“如有半个假字,我王国宝不得好死。”一语成谶。
数日后,王国宝拿着这文章便去了简静寺,他还真会动脑子,知道妙音此时正是得宠,无论孝武帝还是琅琊王对其可谓是言听计从,特别是陈淑媛因其得子,更是将妙音奉做神灵,王国宝便打算买通妙音,让她将这改过自新的文章交给陈淑媛,让陈淑媛在皇帝那里替他说说好话,化解危机。
王国宝出手还真是阔绰,打赏值堂尼姑一百两纹银,让她带路引见妙音,“不速之人王国宝拜见大师。”
妙音:“王大人客气了,不知前来所为何事啊?”
王国宝:“大师有所不知,我这个人以前误信小人,略有过失,现已迷途知返,特来请教大师指点迷津。”
妙音:“善哉善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王国宝示意仆人把几箱财物抬进来,妙音:“大人这是何意?”
王国宝:“大师不要误会,我知道大师超凡脱俗,不滞于世俗之物,些许钱财,不堪入眼,希望能添砖加瓦、修葺宝刹,使佛祖降临也有一安身之地,也算是我略微积德行善了。”
妙音:“大人既有此良苦用心,佛祖在天有灵,亦知大人浪子回头,必将护佑大人平安着路。”
王国宝:“如此甚好,我知道大师有恩于陈淑媛,这里有我一封改过忏悔的书信,盼大师看在我积德行善的份上,在陈娘娘面前美言几句,大师再造之恩,国宝必将永世铭记。”
妙音:“大人既是有心忏悔,贫尼自当相助。”
王国宝:“国宝再谢大师。”
孝武帝只宠爱张贵人,冷落了陈淑媛,可被张贵人粘住,自己也觉过意不去,不看僧面看佛面,便借看太子为由,悄然走到了永禾宫,陈淑媛正在里室教育二子,孝武帝示意宫女不要通报,想进去给她们一个惊喜,刚走进去,却在案上看到一封妙音大师的信件,孝武帝想这会不会是妙音祈福宫中的善语,便打开信件来看,竟是袁悦之借妙音之口替王国宝说好话的信件,“国宝亲劾乃舅,忠心可鉴,宜信赖之。”孝武帝看见这几个字,极为愤怒,将信件撕作数片,扭头就走。宫女知道出了大事,赶紧入室禀告陈妃,陈妃叹了口气,“本以为能冰释前嫌,这下倒好了,旧恨又添新仇。”
王国宝送给袁悦之的这两名艺妓可不是普通人,她们是员外散骑侍郎苻朗的侍女,苻朗是前秦皇帝苻坚最疼爱的侄子,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苻坚被姚苌缢死,前秦土崩瓦解,在彭城前线与东晋对峙的镇东将军苻朗便投降了东晋,受封员外散骑侍郎,他这个人可是一个“毒舌”男,王国宝、王忱兄弟来驿舍拜访他,苻朗称病不见,客店掌柜劝他:“王吏部兄弟你都不见吗?”当时王忱为吏部曹尚书,苻朗笑说:“王吏部兄弟是谁?不就是一对人面狗心、狗面人心的兄弟吗?”王国宝兄弟听说后,便向琅琊王司马道子进谗言,说苻朗久蓄异心,暗养死士,意图进宫行刺皇帝,当时琅琊王正手握大权,以谋反罪论处,命押赴刑场,斩首示众,临刑时,苻朗神色自如,说了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的两名侍女感其厚恩,立誓为苻朗报仇,便投身琅琊王一党经常去的雕花楼,当了艺妓,意图接近王国宝等人,侍机刺杀。
因为这两名艺妓是氐族人,样貌较江南女子要略显高大,这王国宝习惯了江南女子的小鸟依人,并未把她们看在眼里,谁知这袁悦之倒是个重口味,喜欢异域风情,来雕花楼时喝酒后便多次想调戏这两位女子,两名艺妓关注的是王国宝,便未理睬袁悦之,袁悦之反倒感觉轻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滋味越加喜欢了,王国宝可看在眼里,便向雕花楼出高价买了两名女子,送到了乌衣巷的那座宅子里,一并送给了袁悦之。
春风两度玉门关,一缕玉露润禾田,不知牡丹花下死,便做孤魂也枉然。此时袁悦之即使翻烂了最喜欢的《战国策》,也想不到这到手的可并不是宝贝美人,而是要了他命的蛇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