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陈妃求子 (3 / 3)
妙音屏退左右弟子,回首笑道:“娘娘驾临敝寺,不知所为何事?”
“已择吉日前来烧香拜佛,先已烧香,现求拜佛…”
妙音已知话外余音,“此处乃世俗之人拜佛之处,娘娘玉叶金柯,还请移步后殿…”
陈归女眼神知会宫女留在此处,便再次合起双掌回礼,“如此甚好。”
妙音却未将陈归女引至后殿,而是带至其修禅之舍,邀请陈归女坐在案上后,客气的问道:“娘娘拜佛之心至诚至臻,若有所求,贫尼自当传至佛祖,佛祖大慈大悲,必能使娘娘得偿所愿。”
陈归女随即起身,在佛像前恭敬地跪下,连拜三次,“佛祖在上,弟子陈氏尚未得育,还望佛祖大发慈悲,护佑弟子开枝散叶,多子多孙。”
妙音这才明白陈归女前来原是求子,便双目紧闭,吐经诵法,过了许久,才将这法事做完,“娘娘至诚求子之心,佛祖已经知道了,还命我作符一道,请娘娘带回宫后将其放入枕下七七四十九天,然后烧符入水,连饮三口,期年之后,便得二子。”
说着便画符一道,粘上鸡毛,交与陈归女,只见这符上最后两句为“双龙出海齐上天,化作风雨便入流。”
陈归女看毕,不知是吉是凶,是福是祸,百思不得其解,便请教妙音,妙音客气回道天机不可预泄。
陈归女也不便多问,只得从袖中拿出一盒,客气请辞,“今日来得匆忙,也没带什么礼品,知道大师超然脱俗,不屑身外之物,这盒小礼物不成敬意,请大师务必收下,白天不便打开,请大师到了夜晚再打开。”双方互卖关子,故弄玄虚,妙音再三推辞,陈归女佯做脸色一变,“大师若再谦让,便是不拿我当朋友了。”
妙音不便再三假意推辞,她等的就是陈归女这句话,便客气的收下了,陈归女反而更加热情的说道:“今后如果我真生了两个儿子,大师的这份恩德,陛下和我都将铭记在心。”陈归女虽说没有画一个更大的饼给妙音,可是这句话的分量却比什么饼都更重。到了夜晚,妙音将陈归女所赠的盒子打开,竟是一颗鸡蛋大小般的夜明珠,放置于屋内,如同点了灯烛,竟能光照一室,妙音大喜过望,如获至珍。
其实妙音所写双龙出海齐上天,化作风雨便入流,仿佛已将陈归女二子的命运捆绑在了这条符上,双龙出海齐上天已寓陈归女二子(即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皆入继大统,得尊帝位;化作风雨便入流此句中雨、流二字已暗示两位皇帝皆丧命于刘裕(即流雨二字)之手,漭漭天命,已有归乎!
陈归女将谶符带入宫中,依照妙音的说法去做,数月之后,果然得孕,心中暗喜,于太元七年(公元382年)生司马德宗,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生司马德文,孝武帝此前并未有子,此刻得男,怎能不欢欣若狂,母以子贵,恰好此时原配王皇后已逝去多年,中宫之位空缺,本打算立陈氏为皇后,可是陈归女出身低微,无法立即进位皇后,只得徐图渐进,适才封为淑媛。可这陈淑媛隆宠正盛,诸多规制竟与中宫皇后几乎一致,虽然暂时不得其名,却已得其实。陈归女既已生得二子,想起了妙音的功劳,便把得子之事托功妙音转陈孝武帝,孝武帝听后也觉得妙音功劳着实不小,乃令琅琊王司马道子在建康另造一座简静寺,送给妙音,作为其静修之地,每日寺庙门口停着前来拜佛的马车,就有百余辆,可谓香火鼎盛。
孝武帝虽已得子,却引得一场夺储之争逐渐浮出水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