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终章 (1 / 2)
。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从宋太祖朝后期起,举人经礼部省试之后,还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录取才算合格。一时间“天子门生”遍天下。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被世界认可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使用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都产生在北宋。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都市里繁华的生活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相媲美甚至有过之。
在文学艺术上更是名人辈出,登峰造极,堪比盛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文学艺术高峰,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方面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明代学者宋濂称:“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其余六人均为北宋人。”北宋词人众多,佳篇迭出,可以说是词的花海盛宴。着名的词人就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范仲淹、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周邦彦、李清照等。而柳永、苏轼、李清照更是璀璨夺目,光耀华夏。书画方面也是地位显赫,成就斐然。以帝王之笔取众人所长独出己意创造出“瘦金书”的宋徽宗,书法可说是别具一格,极具个性色彩。宋徽宗本人从客死他乡到书法万古流芳,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太祖赵匡胤被称为南柯一梦就“黄袍加身”的皇帝,他用武力和阴谋夺了后周的政权,却害怕历史的复制和重演,便“杯酒释兵权”,建国后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广开言路,百家争鸣,“言不杀头”。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命上有保障,为宋朝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北宋还有很多很多奇特,不仅在文学、书画、科技发明等领域,即使在哲学上,也出现了以“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为首的一批理学家,他们以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着重探讨义理和性命之学,称为理学,又叫道学,超过唐代,影响深远。
北宋的奇才,更是旷世。不说别的,就说苏轼,文学上是一座高峰,连书、画也是一座座丰碑。人品、学识、才情、胸怀……更是全职全能,天下无双!
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洁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徜徉在庐山风光中,会禁不住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沉醉留连西湖美景,会禁不住发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遭遇人生的无常,会禁不住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北宋学士院(翰林院)是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上班施才的地方,地位高,品位高,待遇好,与皇上和国家的决策层相处在万人之上,太宗皇帝赵匡义就很羡慕学士院,当着皇帝还想着当个翰林学士。只是翰林院在编人员有限制,只有少而又少的六名。王禹偁就在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走进了这个至高至上的翰林院,任翰林学士,直接为皇上秉笔服务。
王禹偁,生于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的秋天,卒于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的1001年秋天,享年48岁。祖籍澶渊,今河南的濮阳西,生于山东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世代务农,标标准准一个农家孩子,并且是一个以磨面为生的苦难的农家孩子。
却说王禹偁跟着父母以磨面为生,因生于乱世,王禹偁的伯父、叔父离散后相继死于战乱。亲人离散的伤痛深深刺激着这个家庭,虽然社会动荡,家境贫穷,父母对王禹偁还是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咬着牙送他上私塾接受教育。王禹偁聪明又上进,一边帮父亲送面一面抓紧业余学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禹偁九岁即能诗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劳其筋骨的同时,也会赏赐天大的机会。王禹偁就有这样的机会。
开宝四年(971年)的一天,16岁的王禹偁像往常一样,背上磨好的面往客户家中送,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天的送面,自己的人生将揭开新的一页。
这次送面的客户是济州团练推官毕士安(938—1005),后官至宰相。毕士安当时33岁,而立向上,性情豁达,乐善好施。他见送面的少年眉清目秀,虽是寒家子弟却彬彬有礼,就有爱惜之意,问他:“读书识字否?”禹偁答道:“读过一点。”。一番交流,王禹偁应毕士安的要求写下一首《磨诗》:“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石磨本来厚重,笨拙而默然,但可贵的是能持之以恒、不偏不倚地承载物体并围绕磨心旋转,磨损自己,口吐美好,奉献众生,这正是厚德载物的最好象征。而磨借人力,轻轻一拨,便是转向和转身时。这里,出身贫寒的少年王禹偁显然以石磨自比,他不仅内心厚重坚定、自强不息,更渴望有慧眼赏识着力,去发展美好的未来。
毕士安进士及第,又有很高的情操和道德追求,读后不仅赞叹不已。这少年十六七岁竟然深明人生哲理,还有守正的道德追求,不同凡响,难得,难得!他当即决定把王禹偁留在家中,亲自教他读书做人。虽然毕士安当时只是一介八品小官,每月薪水也仅够养家。所谓;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
太平兴国四年(878年)秋天,24岁的王禹偁,省城解试成绩虽然名列前茅,但却没有通过殿试。他有些沮丧低落,毕士安再次鼓励、援助,这个从磨坊走出来的孩子注定与众不同,注定内心坚定。
他振一振年轻而不丰满的羽毛,决定勇往直前。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30岁的王禹偁终于进士及第,但因没中甲科而与状元、榜眼无缘,以乙科成绩被派往单州成武县(今山东菏泽成武县)充任主薄。官虽然小,但心可以很大,很高远。因为工作出色,王禹偁一年后就得以擢升,升任长洲(今江苏苏州)县令。有趣的是,王县令怕后老者因主薄官小事杂又受气而沮丧寂寞,情真意切地专门写了一篇官场新人工作感言,即《单州成武县主薄厅记》。王禹偁在文章中说:“君子为官不以位之高下、身之贵贱,在于坚持道义,更要有为民利民的实际行动。比如圣人孔子当年同样做过中都宰、鲁司寇之类的低级官员。”“主薄的工作虽然繁琐,但辅助县令与宰相辅助帝王的道理相通。只有深明此理,才会有公心,才会坚定地追求心中梦想。”看看,王禹偁有一颗多么高远真诚的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