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 北京孤城 (2 / 2)
陆战队虽然没有青卫军的疯狂劲头,但也是不弱于八旗兵的劲旅,加上方孝祖等指挥官的合理指挥,愣是以步兵的弱势挡住了骑兵的进攻。陆战队延续了中华军步兵的战斗理念,几人为一组配合杀敌,白刃战的同时瞅准机会放冷枪,时不时往敌人密集区扔上几枚**,让清军苦不堪言。而隐藏在陆战队中的狙击手则有条不紊的在其他战友掩护下狙击着清军中的军官。失去军官指挥的清军各部更加混乱不堪。
多铎在阵中见八旗兵逐渐被压制,丝毫发挥不出八旗铁骑的优势,又气又急,大喊着为部下加油鼓劲。他的亲卫则团团护卫在周围,不让中华军有可乘之机。方孝祖见状立即传令军中的迫击炮部队对清军中阵进行火炮覆盖。迫击炮威力较小,可以在消灭敌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避免误伤自己人。
陆战队中的迫击炮连接到命令后不再分散射击,而是立即集中全部火力对着清军中阵帅旗区域进行不间断的数轮火力覆盖。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清军中阵方圆数百米的区域便被迫击炮刷了一遍,虽然也误伤到一些青卫军官兵,但清军损失更大,多铎的亲卫队也受到重点照顾,被炸死无数。其中一颗炮弹落在多铎旁边几米处,巨大的爆炸波立时将他掀下马来,倒霉的多铎不但被炮弹波及到,摔倒在地的同时还被自己受惊的战马给踩了一下,喷出一口鲜血,骨头都不知道断了几根!
周围的亲卫见状大惊,多铎作为多尔衮的亲弟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在清廷内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本人也是战功赫赫,不容有失。一众亲卫再也顾不得战场上的混乱,将多铎抄在马上,团团护卫下,死命突围而去。
青卫军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无奈被大量清军缠住,无法集中力量围堵,多铎的亲卫又是清军中战力最强的部队,死命突围之下,竟然成功逃出战场。青卫军指挥官知道凭借自己部队的骑兵素质无法追上,便不再理会,而是专心对付眼前失去统帅的八旗兵。
多铎受伤而逃,对仍在作战的清军更是雪上加霜,战场上的清军失去主心骨,加上大量军官的伤亡,更加散乱,形势对中华军越来越有利。
战斗进行到此,胜败形势已经基本明了,战场上的八旗兵越来越少,但没有一个人退出。抛开民族仇恨,八旗兵的战斗意志还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这些八旗兵都是多尔衮和多铎的嫡系精锐,向来自视甚高,满洲勇士的骄傲支持着他们死战不降,但这样的理念也将他们带入死亡的深渊。
不出意外,两个小时后,战斗基本结束。除了少数意志不坚定的八旗兵靠着精湛的骑术逃跑外,其余的八旗兵全部战死或受伤被俘。五千人的部队有三千五百人战死,一千余人受伤被俘,除开突围的数百多铎亲卫和逃走的散兵,这部八旗兵几乎全军覆没。
中华军这边也不好过,虽然因为一开始火力占优受损比清军少,但相较以前的战斗也伤亡不小:战死一千余人,受伤两千多人!其中青卫军便战死七百多人,受伤的也多是青卫军。抛开火力的优势,仅仅肉搏战,一万中华军对付这五千八旗兵,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伤亡比例竟然差不多,可见八旗精锐强大的近战能力!不过中华军也不是没有收获,参战官兵都在近战能力上有了不小的提高。
多铎败逃,五千八旗精锐被歼,天津卫失去强力掩护,镇守卫城的两万汉军新兵成了瓮中之鳖,根本无法与中华军主力十八师对抗,前进到城下的十八师仅仅放了两轮炮,便轰开了天津卫的大门,城内的两万汉军在被炸死几千人后主动选择了投降。十八师会同青卫军一起开进天津卫。而陆战队完成使命,退回到海军序列,继续在渤海湾待命,准备随时北上山海关海域,截断清廷退回关外的退路。
在天津卫休整五天后,九月二十日,东路军离开天津卫,一路向着北京方向挺近,这一路上尽管已经深入北京腹地,但因为清廷的主要军事力量已被摧毁,因此并未遇到大规模抵抗,附近村镇无不望风而降。二十三日,东路军抵达武清,西路军也休整完毕,两路大军同时进发,离北京只有不到百里之遥。二十五日,西路军攻占房山,击溃了在此镇压民变的八旗一部和部分汉军。东路军一路稳扎稳打,二十六日便兵临通州城下,这里驻扎着八旗兵一个大营一部三千人和不少汉军。为避免攻打北京时腹背受敌,十八师师长苏子名决定先将通州拿下。
李定国率领西路军主力于九月二十六日抵达卢沟桥,经过一场轻松的战斗,以火炮的绝对优势轰垮了桥对岸的清军汉军炮营,夺下北京的西南门户。站在卢沟桥的桥头,已经能隐约望见北京城巍峨的城墙。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顾不得再分散兵力剿杀北京周边的民变,而是将全部兵力召回,守卫北京城。他本想孤注一掷,将所有八旗兵派出与李定国的中华军做最后的生死决战,但城里传出一些消息称,清廷内有些汉臣正在秘密联系汉军将领,同时与中华军展开秘密接触,商量起义造反。多尔衮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兵,只能龟缩起来,将北京城全城戒严,搜刮作战物资,为守城做最后的准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