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三桂北逃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0章 三桂北逃 (1 / 2)
        仗打到这个份上,李自成已经萌生退意,而吴三桂也不敢过分逼迫,毕竟后头还跟着一头新军这样的猛虎,谁知道赵元升这厮会不会背后咬上一口,因此双方都想尽快结束战斗。七月初三日,双方非常默契的进行了最后一次交战。

        还是老套路,首先开始的是炮战。大顺军百余门大炮对阵汉军一百五十门大炮。双方炮手你来我往斗的不可开交。总体来说双方的炮队战力大致相等,无论是炮手素质、战术还是火炮质量都相差不大,但汉军占有数量优势,交战半小时后数量优势开始凸显,逼得李自成不得不下令提前发起进攻。吴三桂见大顺军开始了冲锋也不甘示弱,命令全军压上。

        双方火炮撤出战斗,开始了火器部队的对射,战局非常胶着。双方你来我往已经分辨不出攻守之势,李自成和吴三桂已成生死仇敌,连带着双方的官兵也是不死不休,战场上喊杀声、枪声、炮声、嘶吼声混杂,几轮对射后,近五万多人厮杀在一起。

        一个时辰后,李自成见大顺军兵力越来越少,汉军则因为人数上的优势逐渐对自己压制起来,知道再拼下去,自己这点家底就要交待在这里,不敢再耽搁,留下对吴三桂的仇恨和对新军的不满下令退兵。

        汉军此时虽然占有优势,也不敢贸然追击,因为太原城还新军威胁之下。因此胜利之后,象征性的追击了几十里便回军防守。

        李自成这边虽然不甘,但他知道现在最好是退回陕西再说,要是继续留在这里捡便宜,且不说吴三桂不答应,就是新军也有可能在自己背上来一刀,顺便消灭自己这个心腹之患,因此在手下劝说下,带着不到两万残军头也不回的一路向西直奔老巢陕西而去。

        而吴三桂在打败了李自成后,手头上的五万大军也损失了两万人,立即带着剩下的三万人回防太原。却发现太原附近出现了新军主力部队,顿时大吃一惊,命令部队全速回援,七月初五日,吴三桂终于返回太原城。

        赵元升并没有阻止吴三桂的回城,此时他正和刚刚赶到的李定国商议围攻太原城的战略计划。李定国这次不嫌麻烦,将威力强大的重炮团一同带来,尽管征调了数千匹骡马,还是进行缓慢。攻破清军驻守的几个据点后,终于赶到与赵元升会师。

        根据新军的战术特点,攻城战要比野战取得战果明显,吴三桂回城正好顺应了这个思路。尽管太原是重镇,城防坚厚,但如用重炮轰击,也坚持不了多久。吴三桂明显没有料到新军已经装备了重炮这样的巨大杀器,还以为躲在坚城等待时机便可高枕无忧,棋差一招。

        七月初八,新军没有跟汉军废话,直接摆出重炮开始轰击太原城。震天的轰隆声响彻大地,百门重炮齐射,恐怖的威势将城上的守军都震的站立不稳。一块块巨大的城砖碎石合着大片的瓦砾被炸得四散纷飞,城上城内的守军死伤无数。吴三桂根本不敢靠前指挥,只能躲在较远的民房干着急。他之前听到过德州战役,知道新军有了一种新式大炮,威力极大,但他一是没想到威力大到这种地步,二是没想到新军竟然将如此大炮千里迢迢的带了来!

        炮声一响,吴三桂的雄心顿时化为泡影,久经沙场的他很明白这样的大杀器出现意味着什么,知道太原城很快便会不保,到时候自己这些部队势必不会保全,因此还不等新军大规模攻城,便打开北门,带着主力部队弃城,往北直奔大同而去。

        新军这边只是进行了三轮炮击,就将对面的整个城墙带城门炸的面目全非,虽然要完全炸毁一座坚厚的城墙非常难,但重炮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破坏力,更是对敌军心理的摧残。

        眼见城上的守军变得稀稀拉拉的,李定国和赵元升一合计,干脆直接攻城。刚刚下令全体冲锋,就听侦察兵传来消息,吴三桂已从北门突围而逃。两人相视一笑,命令部队进城,宣布太原光复。

        太原战役是新军北伐以来打的最没意思的一场战役,根本就没有交战,只是大炮一响,六万汉军便逃的一干二净,赵元升大呼没意思,还得撵着吴三桂的屁股再追一阵。

        俩人一合计,不能就此放过吴三桂,李定国带着一个师的兵力和重炮团留守太原,防止北京方面的清军来袭,赵元升带着其余部队约四万余人立即启程北上,循着吴三桂的踪迹追击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