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战略取向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战略取向 (1 / 2)
        李自成的大军一路所向披靡,两个多月的时间便打到北京城下,大明朝的覆亡只在旦夕。全国各方势力也都密切关注着北方的局势。远在徐州的朱浩也没闲着,大顺军打到太原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召开了高层机密会议,讨论明亡后的战略去向问题。

        本次会议只有军政两方面高层参加,朱浩没有让工农商代表参加,现在还不是时候。

        “各位,据最新消息,李自成已经打到太原,估计此时整个山西已经不复朝廷所有,大明覆亡就在眼前,所以召集各位来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走向。”简单的开场白后,朱浩说道。

        “王爷,这等大事您拿主意就好,反正咱们新军除了您的命令外,任何人的话都是扯淡。”别人还没发言,赵元升瓮声瓮气的道。

        “元升的话我赞同,不管谁做主北京,谁当皇帝,新军就是您一个人的,徐州也是您说了算。”罗云曲也适时的表达了忠心。

        其实在座的众人都是人精,都明白朱浩并不是非让他们发表意见,而是要他们的态度。眼下朝廷马上就要亡了,大明朝将不复存在,何去何从将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是继续打着效忠明廷的旗号对抗大顺政权呢还是自立为王?罗云曲等不敢乱说,想必朱浩已经有了主意,手下的人只要对朱浩表示忠心就行了。管他天崩地裂,咱们只听您的,您说干啥咱就干啥。

        朱浩对众人的态度也比较满意,就连一直胆小的施琅和正直的王夫之也不再摇摆,而是对朝廷表达了失望,也纷纷表示紧跟朱浩的步伐,建功立业。李定国、王朗等人则更不用说,恨不得朱浩现在就建国称帝。

        统一思想的目的达到了,朱浩便进入正题,道:“目前的形势你们都知道,我们要趁着北方之乱,最大限度的捞取利益。目前有三点需要格外重视,其一,李自成打下北京后,没有外力帮助,朝廷必亡,关键是我们继续立崇祯后人为帝还是另选皇室宗亲为帝?关于这点我和先生已经有所定论,你们只管照办就是。”

        “其二,北京陷落后,权力变成真空,那是咱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一旦消息确定,王伯达你部立即南下,进入扬州范围,占据主动,日后南京将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存在一段时间,这是重中之重。而赵元升、萧茂策两部按兵不动,不能引起李自成的注意。先不要问,待会我会解释。”朱浩见赵元升想说话,制止他道。

        “其三,关外的动静,前面咱们就说过,多尔衮也会打着跟我们一样的目的浑水摸鱼,很可能会趁机入关,到时候顺清双方必将爆发大战,咱们只管渔翁得利。我估计若李自成得了吴三桂,满清入关无望,反之李自成败面居多。”朱浩侃侃而谈,将吴三桂这个重要因素也算计到了。

        “总之,今后的一段时间,我们的策略是南北并重,南京方面主要靠威慑,控制新朝廷。而将武力重点放在北方,力图一年内消灭李自成和多尔衮,最不济也要把满清逐出关外。至于江南,有伯达和张煌言的两大师团,足够威慑宵小。北京方面,我打算以鸿远你部为主力,直捣黄龙,因此我授予你优先扩军之权,目前你部兵员也差不多了,注意多加训练,务必保证战无不胜。”朱浩看着李定国严肃道。

        “必不辜负王爷厚望!”李定国起身大声道。

        自去年冬开始,徐州新军便开始了秘密扩军,在朱浩的刻意下,李定国第六师得到高速发展,不但可以优先挑选优秀兵员,还将其他各师的老兵抽调了不少,到今年四月,虽然还是一个师的编制,兵员已经突破五万,全部装备了战龙步枪和火炮,各式弹药也都集聚了好几个基数,可谓兵强马壮。

        其他各师也都没闲着,努力壮大本身,目前整个新军六个师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若不是朱浩认为扩军不宜过快,快则影响战斗力,这个数字还能提高不少。

        朱浩之所以不愿意趁李自成东征之际占领河南,就是怕李自成顶不住压力,放弃北京重地,而便宜了多尔衮。因此不如放手让他们俩斗个你死我活,估计李自成凭借火器的优势能跟多尔衮拼杀一段时间,到时候新军以雷霆之势出击,可毕其功于一役。

        他的想法是好的,后来的形势也基本按照他的预想发展,但他千算万算还是高估了李自成的实力。日后南京方面尚未安定,由于吴三桂的反水,李自成大败,不久后便退出北京,转而扼守山西。多尔衮虽也损失不少,但还是抓住了机会,一举进入北京,导致也想趁机拿下北京的朱浩措手不及,多耗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重新收复北京,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除了这些以外,目前还有一个绝好的发财时机摆在我们面前,一定要把握住!”朱浩笑眯眯的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