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徐州时报 (2 / 2)
第二版块则报导一些经济信息,当然主要也是报导一些好的方面。第三版块则是一个大版块,主要报导徐州新政实施情况,让民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四版块则是公布一些政令法令之类的消息版块。第五版块报导徐州本地的一些新闻和民生信息,主要报导正面新闻。第六版块也是一个大版块,是朱浩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即思想园地,每一期都会刊登一篇出自他手或者是经他审核的思想社论,并注明欢迎各界人士对本社论加以辩论,以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最后一个小版块作为广告版面,留给各工商业人士购买刊登权,这样一来既能以广告收入作为办报成本,也能拉拢工商界人士,可谓一举两得。
朱浩将规划好的报纸空版交给王夫之等人后,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商量了一番后,朱浩任命王夫之兼任宣传处主任,王朗为总顾问,宋经纶为徐州时报总编辑,抽调一批文笔好思想活跃的精兵强将组建起了新闻团队,力争在一个月之内打造出第一期徐州时报。为此朱浩还专门在王府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徐州时报的办事处。
新政权办事效率是毋庸置疑的,短短十天之内,新的时报办事处已经收拾妥当开始办公,宋经纶主导,一方面大发宣传纸,欢迎各界民众投稿,一方面整合之前的各类信息,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第一期时报的创刊。
办事处对于前来投稿的民众是欢迎的,但投稿内容必须要经过审核,那些别有用心妄图挑动社会不安的稿件一律退回并将投稿人纳入青卫军秘密监控之下。而对于被采纳的稿件,则给予投稿人不菲的稿费。至于广告方面则是感受到了徐州工商界的极大热情,仅仅前来询问的工商业主在半个月内就达到了数百家之多,宋经纶按照朱浩的意思挑选了部分声誉良好,对新政持拥护态度的业主进行了宣传,同时也收到了不菲的广告费。其余没有被选中的工商业主也被朱浩这一手提醒了,纷纷加大投入,开始了一轮广告宣传大战,一时间街市上充斥着各家招募的广告宣传员,弄得整个徐州城喧闹不已,这也是朱浩始料未及的,暗叹民众的智慧真是无穷啊。最后只得命令青卫军联合警务局加大执法力度,维持秩序,防止出现破坏事件。
不过广告大战也收到了奇效,各家工商业主虽然投入了广告费,但营业额也是成倍增长,工商业随着这一举动竟然刺激了徐州工商业的新一轮繁荣,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让主要推手朱浩无语。
经过紧张的工作,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一,第一期徐州时报正式发刊,宋经纶怕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征得朱浩同意后,第一期报纸共印制了一万份,售价不高,每份定价在两文钱,正好能收回成本。
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公开发行的报纸是个新鲜事物,并没有挡住徐州民众的极大热情。一万份报纸仅仅一天便被早已等候在新闻处门口的民众给“抢”走。仅仅王府系统的公务人员和徐州各界上层人物便购买了近一半的份额!看来无论历朝历代,精英人士总会第一批把握住搜集信息的机会。
面对民众的热情,宋经纶有些兴奋和紧张,在与王夫之商量了后加班加点的加印了三版,共计印刷了五万份,方才把徐州的局面应付过去。没想到没过几天,下层各府县也都派来代表,要求在各地发行。王夫之启动紧急预案,继续加印,同时短时间内在各府县建立发行处,应付下层民众。
第一期徐州时报获得了空前成功,一共发行了半个月共二十万份,直到第二期报纸出版才渐渐的退出市面。在此期间,各府县的发行处也都匆匆建立起来,为时报的大面积发行打下了基础。朱浩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派出部分人员在周围的各省、府县也建立发行处,预备走出徐州,推行全国。
一部分目光敏锐的商人见报纸如此火热,主动找到朱浩,提出承包外地的报纸发行,让他颇感无语。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奇货可居,竟然偷偷收购第一期时报作为收藏。开始很多人不以为意,直到若干年后,国家稳定,收藏业逐渐兴盛。第一期徐州时报具有了极高的收藏价值,保存这些报纸的人无不成了家财万贯的人物!尤其是第一份经过朱浩亲笔撰写“徐州时报”四字真迹的报纸更是流传出去拍卖,竟然拍下了价值百万两白银的天价!成为那位买家的传家之宝。
自第一期至第二期报纸仅有十几天,徐州时报办事处便收到了各地办事处送来的数百篇社论文章,经过连夜审核,宋经纶的团队挑选出了三篇有代表性、见解深刻、通俗易懂的文章刊登在了第二期时报上,同在一起刊登的还有经过朱浩起草由他润色的一篇回应文章。这三篇文章中,一篇是对新政持支持态度的,一篇是对当下新政提出建议的,另一篇则专门从大环境对新政持怀疑态度的,可谓各类观点中的典型之作。
因此从第二期徐州时报开始,新旧交替时期的思想大讨论正式拉开帷幕,先是在徐州地界人人皆知,造成了市井小民无人不谈政治的局面,而后蔓延到周边的中原、山东、江南等地,尤其是以南京等地为代表的江南各界,反响尤为强烈,各方反应不一。
传统文人大多数对新政不甚了解,加上程朱理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对报纸中反映出的老儒学持怀疑和反对态度;部分开明绅士和有识之士尤其是对朝廷失望的官员则暂时保持沉默,并未有大的声音;而代表新兴地主及工商业的经济界因为徐州的经济政策影响对新政抱有向往态度。这也难怪,这些阶层虽然政治权利不大,但掌握大量财富,因此非常羡慕徐州政局,工商业主地位很高并且可以影响政令。总的来说,除徐州外,报纸覆盖地区分成了反对、支持和中立三派。
这出乎朱浩的意料之外,本来他还想反对声会占据绝对优势呢,目前看来,这三派势力虽然大致相等,但多出了中立派这个潜力股,自己未来的优势会大大增加,因为随着新军的胜利和新政的推广,虽然反对声音会不少,但他坚信收到好处支持新政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新政能够救国救民,乃是大势所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