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僵持不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僵持不下 (2 / 3)
        孙传庭这边听见清军的号角,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挥手示意撤兵休整。

        明军既退,清军也无力气再追,双方各退一里,安营扎寨,准备明日再战。

        回到大营的孙传庭等人也开始了清点当日的战果:全军防线被清军逼退了五里,战死五千余人,伤者无算,初步估计两万余,另外新军士兵也伤亡不小。一下子变损失了一半的有生力量,孙传庭郁郁不乐,李定国等人在一旁劝道:“老大人不必介怀,咱们虽然损失惨重,多尔衮也必然不好受。总的说来今日之战是不分胜败。”

        多尔衮也在大营中听下面士兵报告战果:清军战死四千余人,带伤者万余人。损失也是不小。战死的人中绝大部分是明军火器所为。让多尔衮对明军的火器更加忌惮,很是头疼,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这也不能怪他,明清交战几十年,彼此都很熟悉双方的战术,成型的战术要在短短数日改变,难如登天。

        深夜中,松山城外的清军大营中,皇太极也收到了多尔衮的战报,虽然多尔衮不敢据实禀报,稍微夸大了战绩,但皇太极仍然不满。战死的四千勇士几乎都是满八旗的精锐,一天的战斗便将满八旗兵减员二十分之一,要知道前面的松锦大战进行了近两年,才不过损失了五千满八旗,皇太极开始对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的指挥能力表示怀疑。

        皇太极不知道的是,不但他对战果不满,明军这边的新军将领则更加不满,在李定国等人看来,凭借这么多的火枪队才杀敌四千人,真是糗到家了。尽管满八旗士兵都身披重甲,但新军的火枪也不是吃素的,一百五十米距离已能穿透铁甲,他们对明军此次的表现很是不屑,认为如果换成新军,至少能扩大两倍以上的战果。除火器杀死的三千多人外,其余的都是肉搏杀敌,敌我战死比例竟达一比四!明军近战能力之弱可见一斑。孙传庭也唯有苦笑,无法反驳,同时心下对朱浩更加倚重。

        多尔衮着重点出了明军火器的事情,皇太极也不得不重视,不过满人对自己的武力一向自大惯了,以前也有过与明军硬骨头死拼的战例,皇太极并不是对孙传庭特别上心,认为自己能打的洪承畴毫无还手之力,自然也能歼灭孙传庭。

        有与多尔衮交好的将领建言皇太极,目前松山城已是囊中之物,可派出一部兵马驰援多尔衮,被皇太极否了,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明总兵吴三桂率领三万兵马正向松山杀奔而来。自己手里的兵力虽然大于吴三桂,但若是分兵给多尔衮恐怕不妥,到时候吴三桂趁着自己削弱之际联合城内的洪承畴内外夹攻,可就处于不利之地,便说多尔衮指挥之能不在朕之下,必能取胜,回绝了此条建言。

        皇太极并非全是对多尔衮放心,而是将要面对的吴三桂也不是普通货色,要知道吴三桂此人曾经在先前的松锦会战中数次打败清军,是明军中为数不多的对清军有胜仗的总兵,因此不敢怠慢。

        吴三桂并不知道皇太极重视自己,而是小心翼翼的将部队进至松山城外附近,距离清军大营仅仅数里便按兵不动,他知道皇太极不好惹,反正自己的目标便是拖住他,要是他不主动来攻,便不予招惹。皇太极不知道他搞什么鬼,又怕洪承畴突然从背后杀出,也不敢轻举妄动,双方数日内竟未动刀兵。

        第二日,正面战场的明清两军再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况一如昨日之激烈。孙传庭等人在后阵看着多尔衮如此战法均是有些不解,依照常理,清军是优势一方,一旦进攻受挫,必会改变战术以减少损失,可是多尔衮却不管不顾,只是催动大军猛攻,难道真要凭真刀真枪压倒自己?

        “据探马回报,此次皇太极总兵力大约有十万余人,其中多尔衮这里五万人,皇太极的松山大营据说有三万,那么另外两万人马去了哪里?”李定国突然问道。

        孙传庭一个激灵,急忙道:“李师长的意思可是说消失的这两万人正有一个重大的图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