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土地改革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土地改革 (2 / 3)
        朱浩早料到这个局面,很早便派人到京城打点,还给崇祯帝送去五十万银子,说是徐州土改的额外收入,得了这些丰厚的礼物,鬼才懒得去阻止呢,反正朱浩就那么大的地方,由着他折腾吧。况且他也是好意,崇祯早就看着这些光吃不拉的人不顺眼了,现在朱浩替他出头更好,只是鲁王那里不好看。

        等了三个月,朝廷的圣旨终于姗姗来迟,不过只是不痛不痒的批评了朱浩几句,顺便安慰了鲁王一番,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只有朱以派仍然不依不饶的继续上书,最后崇祯帝不厌其烦,下旨不许朱浩动鲁王的土地才算把这王爷抚平。

        最大的头子不闹了,其他人还闹啥?没有军队,没有官府,财力上人家根本就看不上,怎么跟大帅府斗?于是一些有眼力的人开始悄悄活络起来,纷纷找关系跟大帅府重新搭线。

        土地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后,各地的农会组织也纷纷建立,一开始农会便被朱浩打造成亦农亦兵的组织,各村设立村级农会,镇设立镇级农会,农会负责农民土地的改革和与地主的交涉事宜,并且兼管民兵事务,各地农会成员多是民兵。

        土改的实施和农会的建立,使得农民的主人翁信念空前高涨,纷纷拿起武器加入民兵,捍卫得之不易的成果。农民的耕种积极性也大幅提高,朱浩又拨出巨款在各地兴修水利,派学校的专业人员到各地指导农作。

        各种政策影响下,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可增加两到三成,成为近几十年来的一个大丰收年份。

        当然地主阶层也不是无利可图,大帅府专门派出工作组到各县各镇,协调农会和地主的关系。鼓励地主开办各类工厂,对开办工厂的人免税一年,减税三年。同时成立工会,大量吸收先进地主分子,在徐州拥有一千多顷地的大地主苏万千当选为第一任工会会长,当场捐粮一万石。有的地主还低价出卖手中的土地,套取现银开办工厂,这部分土地由大帅府统一收购,分给农民,当然农民要分十年以手中的粮食还清。

        许多失地多年的农民放弃了土地而选择了进入各类工厂,因此流民人数大大减少,据统计,到崇祯十三年上半年,徐淮三府的无业流民总数比往年少了七八成,社会逐步稳定。

        通过大力推广,玉米、马铃薯、地瓜等高产粮食作物已经在前年前进入兖州,去年获得大丰收,解决了无数人的饥荒问题,整个兖州今年以来没有饿死一个人,与陕甘之地的饿殍千里形成迥然相反的画面。

        官员方面,在朱浩大力宣传老儒学和新科学的背景下,无数思想顽固的大年龄官员被架空权利,一大批经过改造和新式教育的官员和政务部培养的新型政务人才走上岗位。

        反正政务部是大帅府设定的部门,因此政务部拟选的人员都得到了大帅府的鼎力支持,那些老官员也不敢说什么,京师的内阁、吏部等重要人事部门早就被朱浩打点好,也没人理会他这一亩三分地。

        新式官员年轻有活力,大多数都有一股为国效力、干事创业的精神,因此大帅府的各项政令推进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朱浩给这些官员的待遇也非常丰厚,明代的官员待遇一般都很低,现在大幅度的涨了工资,都憋着一股劲为他出力。

        至于那些老官员,朱浩也同样发着丰厚的报酬,这些人得了钱财反对声音也小了很多。

        新政令实施以来,大帅府的银子如流水般花了出去,算算账,今年的开支比去年多了四成!多是用在收购土地上了,去除税款,在朱浩这几年搜刮和积蓄下,大帅府如今的存银还有约八百万两,不过这样的花法,也撑不了两三年,朱浩琢磨着是时候再想办法大捞一笔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