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王孙公侯,狼烟风月,俯仰两处乾坤(一) (4 / 4)
只见那杨复恭居然半跪下来,俞万海伸手欲扶起他,怎奈自己重伤在身,加之杨复恭这一身内力,笃定了要单膝跪地,便如千斤之力压在地上,根本纹丝不动。杨复恭说道:“俞老一定受此一礼!我虽刚在江湖上走动,俞老的侠义之名却如雷贯耳。旁人提起总翘起大拇指,称俞老义在锄奸卫道,侠在勇赴国艰。在高骈任安南都护使率大唐雄兵反攻南诏时,您曾只身夜闯敌营,袭杀南诏左路军元帅牟尼普达,南诏军一时阵脚大乱。而后高骈率军大破南诏,算起来,这其中,俞老居功至伟。然而俞老拒绝高骈将自己的名字写进表奏天子请功的名单里,高风亮节,实在令人五体投地。”
俞万海听到此处,不禁慨然喟叹:“哎,现今老了,不复昨日之勇啦!”朱温听到俞万海竟有如此往事,激荡心中豪情,心驰神往,在心里想着:男儿或当提旅横扫八荒六合,或当只身纵横江湖万军丛中取敌首级全身而退。这位俞老头,当真算得上英雄一个啦。
杨复恭继续说道:“俞老如此高义,现今国家又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只有恳请俞老再施侠义,扶大厦于将倾啊!”
“不知杨大人有何吩咐。”俞万海心下辗转,现今朝廷里小皇帝还说的算吗。自己稀里糊涂答应了他后边的请求,算是为大唐尽忠,还是给这个权宦出了力呢?
“世人皆传当今陛下耽于玩乐。其实不然,随着年纪一点点大了,再有王、黄二贼作乱。陛下也开始梳理朝政,曾言‘大唐江山当不能亡于朕手!’,常召宰相议事,讨论国事。悔恨自己过去支出无度,此番更是勒令我等找到玄宗宝藏,以支国用。陛下欲大展身手,再兴大唐呢!”
“果真如此,乃大唐臣民之幸。”俞万海嘴上如此,心中仍是狐疑。
朱温在心中鄙夷:这个阉人还挺会忽悠。
“复恭深知青莲剑谱是贵派瑰宝,本不该有觊觎之心。现在不得不为天下苍生跪请俞老相予,待到开启地宫之后定当完璧归赵。复恭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偷练剑法,如有,我自当杀之!”杨复恭说的大义凛然,慷慨激昂,真让人难以出言相拒。
“剑谱再珍贵,与国家大义相比,终究不值一提。若能藉此再兴大唐,太白他老人家也会高兴的。只是别说我派只存得半部剑谱,就是这一半,恐怕这会儿也落入他人之手了!若是杨大人能够取回,抛开国家大义不论,也算帮了我派大忙,自当奉上。至于旁人偷学与否,就更无所谓了,我几十年来不敢怠慢练剑,对于传授青莲剑法却始终感觉力有不逮。若真是有那天资卓越者学了去,也算光大太白遗功,那正是我心中所愿,又有什么可不允的呢。”俞万海借力打力,寻思让他帮忙找到剑谱也好。到时候真能连另一半失传的也凑齐了,想必以杨复恭的身份,不会言而无信,很大可能将全谱奉还,自己有生之年或可研习下半部剑谱,那样此生无憾啦!至于旁人是否看到剑谱偷学的一番话,倒是发自内心。
却说门派之见,向来存在已久。不管自家武功高低,都不愿让旁人学了去。俞万海对于青莲剑谱保密性的见地当真让杨复恭大为吃惊,并心生敬佩。当即说道:“我杨复恭起誓:当真凑齐三样物件取宝归朝,定奏请今上封俞老为国师,青莲派为护国之派;并且将玄宗皇帝赐给李太白的物件并青莲剑谱,悉数归还贵派保管。若有失信,当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杨大人富贵已极又神功等身,相信日后也不会霸占我派物件。今日又听得杨大人一片赤胆忠心,所请自当无有不允,快快起来吧。”计较已定,俞万海便答应了此事。杨复恭兴奋之余,不忘拜谢之后然后才起身。以他这般权势、武功,能做到如此礼数周全,也算诚恳之至,一般人均难以推辞。
杨复恭起身,看向朱温,四目相对,复恭说道:“朱温。这些故事你多少也知道了些吧。”朱温赶忙回答:“小人什么都没听到。”
“哼。到了此时你还是不肯吐露半句实话。今晚时间过晚,日后慢慢跟你计较。”杨复恭却并不急于从他口中问出什么话来。众人便当即安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