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王孙公侯,狼烟风月,俯仰两处乾坤(一)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王孙公侯,狼烟风月,俯仰两处乾坤(一) (2 / 4)
        ...为‘扶唐令’以来,殚精竭虑,恐负圣恩...

        ...常梦地宫役夫兵勇索命,白当辜负生平所学,自污其名,他日抱守秘密于地下...

        ...远赴南疆、北地,收伶仃子八名,以为世袭‘护唐使’,倾白之所学,毋宁有陛下所言‘天下有巨变之时’!...

        ...罪臣白之郭令公府,无从军政之想,乃不堪育养所收伶仃子,此事又万不能驱就长安于驾前,恐泄天机...白日薄西山,且已污名,自当遗臭后世,惟不忍牵连郭令公也...

        ...近来自觉大限将近,传‘太白’、‘秋叶’于孙,为第二代‘扶唐令’也。”

        一席话说完,杨复恭看向俞万海,只见俞万海神色凝重。

        “不知俞老英雄听到此处有何联想?”杨复恭试探问道。

        俞万海嘴唇微微发抖:“这些字眼中,‘白’、‘秋叶’分明指向的是本派祖师爷,诗酒剑三绝、谪仙李太白!传说祖师爷最后在江湖上显露踪迹,是在郭令公郭子仪府上用‘秋叶’短匕,连毙五名史朝义派来的刺客。这五名刺客分别是契丹、奚族的最顶尖高手,史朝义与他们勾结,许以重金,商定刺杀大唐柱梁郭令公。不想竟赶上祖师爷在郭令公府上,如无刺杀一事发生,太白他老人家最后在江湖上显迹应该是‘永王之乱’以前。只是祖师爷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颠沛流离,身心大不如前,换做他人,世人又有谁能同时抵挡五位绝顶高手的联合。故虽太白杀掉了这五个刺客,自己也身受重伤。从此江湖上再也没有了太白的踪迹。

        我曾一度为太白晚年污迹心下扼腕。原来祖师爷一腔忠诚,甘愿埋没一身本领,熄灭一腔壮志,为大唐经营神秘机构以备不时之需,更为保守秘密自污其名,求得无人问津,方便行事。哎!祖师爷!您老人家的良苦用心终于被后世知晓了!”

        杨复恭不禁连连点头,又说道:“不错。考证来看,虽然这几个片段是断断续续的记载,却也印证了昔年玄宗皇帝与李太白之间的秘史。除了这些逐字逐句录下的书信片段以外,起注居上还有记载:

        太上皇将薨,欲见皇上而不得,弥留之际口中仍有呢喃:待天下有巨变,扶唐令将携剑谱入世,以‘太白’‘秋叶’叩启地宫...然则宝藏终有竭尽之时,儿孙当效仿太宗皇帝治国,大唐方能绵延万载...”

        “这些又是?”俞万海听到这里又颇为不解。

        杨复恭又徐徐说道:“当起居舍人奏禀今上以后,即令左神策军中尉田令孜田大人,倾尽人力彻查这桩昔年秘史所指具体为何。一时间神策内侍、不良人纷纷出动。半年时间,事情终于浮出水面。玄宗皇帝在贵妃玉殒之后,悲痛不已。阴征工士、术士、徭役,营造地宫,作为杨贵妃葬身之所。更将西迁时从长安带出来所有的奇珍异宝作为陪葬,留在了地宫当中。这些宝藏,估计可支二十万大军五十年之用!只是,在当时地宫营造完成之后,密令发动机关,将参与营造的徭役、负责监工的兵勇悉数关在了地宫最外一层当中...到最后参与此事的,除了策划者玄宗皇帝本人,只不过还有李白等寥寥数人活了下来。”

        “这...不敢置信,你们是怎么查出来的呢。”俞万海越听越觉得事情玄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