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金罗和的试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金罗和的试探
        高丽境内的这股叛乱匪盗虽然是号称十万,可是他们的生力军能有三四万,慕容玉觉得就已经是顶天的了。农民军起义全民皆兵,妇孺老少尽皆算在人头之内,所以这十余万盗匪,其实就是十余万走投无路只能造反求生的老百姓,以及他们在起义过程中威逼利诱或者同病相怜而裹挟着卷进来的另一部分老百姓。

        老百姓背井离乡时都是一定会拖家带口的,按照每户男女老少齐全来算,如果一户五人,那么十万叛军,就只有两万壮丁是生力军。

        不过考虑到老弱病残在苛捐杂税天灾人祸频繁战乱面前的生命力往往并不会如同青壮年那样强大,而且整整十余万众竟然还能保持凝聚力,所以这些农民军中的青壮年会多一些,保证他们掠夺的资源会多一些。

        再考虑到他们能够一路压着装备精良的高丽官军打,虽然有他们的统领指挥有方足智多谋的因素在内,可是有足够多的青壮年供其驱使,才是其能连战连捷的根本原因所在。

        十余万叛军,生力军上限也就是四万而已。慕容玉五千兵马,要取胜还是颇有机会的

        而且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是解围,又不是全歼敌军,还基本上都是轻骑兵,说的不好听一点,哪怕他打不过对面,大不了舍了这个南原城不要,一股脑的跑就是了。高丽才多大点地方,值得留恋的地方又不多。

        不过说实话,这来都来了,而且他还是肩负着靖北王之名的人,带的部队主力还是以刚猛著称的逐北军,若是输给装备训练度都不如他的农民军,以后流传出去,他也不要混了。他丢不起这个人。

        抛开轻骑兵的优点不谈,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李作金在位时搜刮财宝金银无数,粮草也是囤的极多,他这次出行,辎重粮草的供给倒是充足的很,可以说光是粮草的供应这方面,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慕容玉虽然知道救兵如救火,可是他也知道飞蛾扑火这件事情并不好玩,准备的充分一些总是不错的。金罗和虽然带的是农民军,可是能够在起义途上节节胜利,大军直逼南原城下,就已经说明了他于军务一途上确有过人之处。

        南原城还没有危如累卵,他的时间还是充分的。

        只是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他如果不能迅速地击败金罗和,只怕高丽各地还尚在观望的人就会按捺不住那颗不甘寂寞的心,跟着他一同揭竿而起。到时候高丽各地叛军此起彼伏,按下葫芦起来瓢,那可就好玩了,他总不能跟个救火队长似的来回奔波,那有违他的本意。而且拖延太久也会折损他逐北军的兵力,闹不好还会把他镇守各地的兵力牵扯进来投入高丽战场,到时候北齐北辽若是趁乱而入,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高丽这里,就是个泥潭,不能久待,否则就会越陷越深,陷入更大的危机当中。当务之急,当以雷霆之势横扫叛军,随后对高丽百姓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慕容玉正在军帐中沉思,有兵士进营寨禀告,“启禀王爷,贼匪派了约有数百人在营前讥笑叫嚣,言语表达,据翻译官说,谈吐之间不是十分得体。他们离寨门不远,还请王爷定夺。”

        平壤军中有将领知道慕容玉地位尊崇,试图在此表现一番,方便以后作为晋升之功,于是操着不甚流利的大骊官话,自告奋勇地上前道:“七饼王爷,末将愿意迁往,斩杀贼匪,咸鱼帐下。”

        慕容玉见状只好无奈地笑了笑,“这位将军,你有这份心思是好的,不过切不可贪功冒进。我另有安排。”随后慕容玉又环视了一下,“大家还有什么意见,都说说看。”

        常燕衡走到帐前,大声说道:“王爷,贼兵既然能够围困南原,就说明贼将绝非有勇无谋之辈。我等安营扎寨,规模近万,敌军哪怕再怎么低估我等,也该知道我等有数千兵马。既然猜到我等有数千大军,贼兵却来了几百人来搦战,实在是于理不合。”

        常燕衡说完,又自觉的退回了原位,慕容玉点头称赞道:“常将军所言深的我心,贼兵既然有本事逼的南原崔太守求援,当然不是一般的狡诈。”随后他转头看向刚才发言的那个高丽将军,“我知道尔等着急救援,但是本王也是一样的焦急。只是越是急,反而越不能自乱阵脚。常将军所言不虚,敌军狡诈,此实乃是诱敌深入之计,若是出营痛击,敌军一逃,则我军很难有人压制住胜利的喜悦之情,下意识下必然会策军继续追逐残兵败将。这样反而容易陷入敌方为我等精心准备的包围圈。须知我等的优势就是骑兵轻便,来去无阻,若是深陷敌军包围,水泄不通,到时候又能如何?岂不是神仙难救?”

        那个高丽将军一想到此,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由得后怕不已。刚刚他可是请命出击的,而且慕容玉所说的大概率是真的。如果真的身陷重围,怕是神仙难救啊。

        慕容玉朗声,“传令下去,坚守寨门,不可出击,哪怕敌军行为再怎么挑衅轻慢,但有不得军令而私自出营者,杀无赦。”

        这番话其实主要是说给高丽的那几个将军听的,他对于自己的逐北军还是颇有信心的,只需要强调一个不得军令不可出营。可是高丽军不讲纪律,作风散漫,如果不是每天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到让他们形成习惯,那是不行的。所以他才特意加了杀无赦这一条。

        贼军势大,经过侦查,又是始终聚在一起抱团不肯轻离,不给他各个击破来去迂回的空间,看来对方也是颇为知道轻骑兵作战的优劣,专门针对着轻骑兵的弱势下阵,不给他轻骑兵实现的空间。既然如此,却只派了几百个流寇就来挑衅,这自然而然是个陷阱,目的就是要像包饺子一样蚕食他的兵力。慕容玉敢肯定,这数百流寇之后,最多有个半刻钟的路,虽然目力不能及,可是金罗和一定已经在某地集结好了大军,等着他自投罗网,将他的部队如同包饺子一般围在一处,一举歼灭。

        他对他的兵的战斗力很是信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任由他们去送死。

        如果不能利用优势作战,那就是不得恰当的时机,若是不得恰当的时机,那就不能轻易草率地出兵作战。

        慕容玉传令下去,并不上钩出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