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所见所闻 (1 / 2)
一路上走来,有关于靖王慕容玉的传言不少。
当官的其实很少有对慕容玉有正向态度的,基本上都是谩骂诋毁,贬的他一无是处,背信弃义、自私贪鄙、目光短浅、面目可憎,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越往后听流言越是夸张,甚至往后面还延续到了攻击他生而克母不祥之人,天生就是一长一短两条腿,说他出生之时黑云密布赤蛇尽出,天将旱灾洪水遍地,好一点的话,早就该被佛祖一套神通收为罗汉,否则就该直接入无间轮回地狱,也不失为一个适合于他的归宿。
这些话语的恶毒应该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是说出这些流言的人丝毫不以为是什么可耻的事。
大骊礼制,能够成为士子的人都是要先通过举孝廉而诞生的。而但凡能够被举孝廉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士绅阶层,很少有人真的是因为孝顺廉洁微有薄名而成为了孝廉之才。
像慕容玉这种开设了科举给寒门士子鲤鱼跃龙门之机会的,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泥腿子登大雅之堂,这在门阀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耻辱,三代祖上的拼命积累竟然还比不过别人的十年寒窗苦读,这是怎样一种难以想象的心酸。
偶尔有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对于慕容玉的态度也不是怎么友好。他们能够踏上官途,靠的是自己远超他人想象的努力才能出人头地,才能与门阀共进,有异于他人,可是慕容玉随随便便的就扩大了这条晋升之路,让他们的努力仿佛成了一纸空谈。
至于不怎么反感慕容玉的寒门子弟,个人努力徒劳无功,反而容易被同僚记恨,所以也只能唯唯诺诺,哪怕不是随波逐流对慕容玉群起而攻之口诛笔伐,也最多只能做到缄口不言自保其身。
无论如何,靖王这个人,本身就是很有争议的。
所以但凡是仕宦者,基本上都是顺从上意,攻扞靖王。
这都是段子萱悄悄打听到的。
不过如果是正在接待时的官员,完全就换了一副面孔。
段子萱即将成为靖王妃,这是既定的事实,胆子再大的人也不能当着她的面骂她的未来夫君,指着和尚骂秃驴,且不说这是多大的失礼,他们心中还是有点数的。而且,如果据实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焉知这个女人会不会牢记在心?南北对峙刚刚成型,将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将来若是一方功成名就,到时清算过往恩怨,要是因为一言一行恰好就被这个女人记住了,岂不是自找苦吃?所以只要是负责接待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夸赞靖王殿下年少有为有勇有谋,王妃娘娘国色天香花容月貌,两人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段子萱表面上还是挺和颜悦色的,不过心里的委屈和茫然也是无从诉说。人人都是两副面孔,她也不知道该信谁。诅咒慕容玉和夸奖慕容玉的都是同一批人,将来她嫁入靖王府,莫非也会是这种待遇?
她实在是有些无法想象,就因为靖王殿下驱逐北辽以后擅自动兵,他就承受了如此大的非议,那自己呢,不过是受了皇命去安抚藩王,将来会不会被殃及池鱼忍受这种不知何处存在的无端谩骂?
不过,问题的根源,或许还是在靖王这里吧。当初要不是他不尊圣命逐北而进,想必他也不会背负这么多的骂名吧。
只是,他当初选择逐北而进,究竟是形势所迫迫不得已,还是早有私心,抑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慕容玉本人才能解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