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嘴炮嘛!这个我在行!
公孙续转头,对那个埋头奋笔疾书的书记官说道:“待会儿,你写完后交给魏攸和单经一份。”说完,没理会那书记官啥反应,又转回头,对下面的众人说道:“现在,我宣读一下几个决策事项,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等我说完了,你们在提出问题或者补充。”闻言,众人皆是点点头,表示没什么意见。
公孙续拿起桌案上的小本本,说道:“第一,我准备对广阳,玉津两郡的中央官制进行临时改革,以便更好应对这次危机。现将中央官署改为统战部,后勤部,政法部等部门,详细的事项待会儿会发给你们一个章程的,记得要熟读!;第二,要在本月内将附近居民安排进入城中,一应损失做好登记,等战后由官府赔偿。………………………………”
公孙续在上面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这都是近一年来,为应对黄巾之乱以及后面要来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参考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战时政策和苏俄的战时**政策,再结合当下生活环境而想出来的。主题就一个,最大限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做最充足的战前准备!
在下面听的人,特别是像是戏志才和阎圃这些人,一开始还好,越听就越蒙!武将那边是单纯听不出来啥意思,文官这边就单纯觉得牙疼!公孙续这是把他们的工作也一块儿干了啊?什么人员调度,物资储备,应对措施,医疗应急,面面俱到,基本上按着这个方针走就绝对出不了错!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公孙续终于讲完了,说道:“好了,具体政策的就以上这些,还有其他意见吗?”
闻言,魏攸首先上前说道:“公子,您的计划确实是妙哉!可是这汉律有言;地方不许设私法啊!您说的政策,有些条款已经是触及私法了啊!”
公孙续闻言,笑了笑,贱贱兮兮的说道:“可是汉律也有言;郡守位同郡国相国,而郡相国有权在地方试行新法,那不就是说,郡守可以在地方试行新法嘛!这条过了。”
魏攸脸皮抽了抽,这是玩文字游戏啊!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没错啊?公子还真他娘是个人才!既然没什么问题了,于是又退了回去。
等魏攸刚退回去,阎圃又上前说道:“公子,据您给的消息来看,黄巾贼势力固然是巨大,但是从长远上看,对于我们的威胁并不是很大或者说黄巾贼成不了气候。可从公子您布局的规模和手笔上看,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在阎圃看来,别看这黄巾起义声势浩大,其实蹦跶不了多久!公孙续的这一首布局则太过了一些。
公孙续点了点头,不愧是曹老板看中的人,眼光是不错啊!再看看在旁边连背景都灰白了的单经,这货简直太没出息了!!丢人!!
瞪了一眼单经,又向阎圃解释道:“你说的确实没错,从长远上看,黄巾贼对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威胁,而且我也认为黄巾贼必败无疑……”
没等公孙续讲完,戏志才就豁然起身,惊道:“公子你怎知?”他确实惊讶吗!他确实觉得黄巾贼成不了事,但他说不个所以然来,这只是一种隐约的感觉。他也知道必然有人感觉得出来,阎圃他不惊讶,但公孙续这个人就真不是戏志才小看他了,公孙续是真不行!
公孙续瞥了一眼戏志才,翻了个白眼,等我说完会死吗?况且,当年为了打赢大学宿舍嘴炮之战,可是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张口就说道:“很简单啊!原因有五个。其一,黄巾军面对的敌人强大。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军不仅有庞大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大汉朝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从实力到人员素质都不占优势。
其二,由于起义计划唐周这个叛徒的出卖,使得整个起义运动在没准备的情况下,不得不仓促发动,对各地起义军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尤其是洛阳起义领袖马元义死,导致起义流产,使东汉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镇压外围起义军。
其三,农民起义的阶级局限性。从主观方面来说,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人物,其起义计划的制定极不完备,起义后各地起义军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甚至不进行相互支援配合。同时起义军首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张角、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个个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与大汉军队打消耗战。需知道,他们是毫无根基的,唯有速战速决才能有一条活路,结果这群傻子……哎!不说了!
其四,东汉派来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如皇甫嵩、朱儁,卢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的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都高于那帮只知道拿着锄头叉子的黄巾军首领。
其五,黄巾之乱虽然开始是农民起义,但是在起义后完全背离了刚开始时的宗旨,比当时的官府更疯狂地残害农民,失去了农民拥护,配合上官军围杀。你觉得黄巾贼还有活路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