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1 / 3)
        清早起来。清理受灾现场。满目疮痍,百孔千疮。新车间损失尤为严重。彩钢墙板被刮倒不少。有的已被海浪卷走。屋顶蓬布被割得稀巴烂。池里的亲虾被海水淹没,大多跑入大海。挨着新车间的那栋旧车间,一面墙倒掉,屋顶木梁垮塌、散架。其他几栋车间还好,就是屋顶的牛毛毡,撕烂了不少。育苗场那边,相对损失较小。主要也是屋顶损坏。但雨水涌入苗池,池水淡化严重。苗还不知道损失多少。电话咨询兴海场那边。因抗台风预案比较严密,措施也很得力;台风也没在那正面登陆;加上南美白虾适应淡水能力较强;基本上没什么损失。他们商量:分两部分,同步进行。先由竹香负责亲虾、虾苗的清查拯救;请阿爸带几个人清理场地,打扫卫生;汪总边养伤,边考虑。拿出个恢复生产和灾后修缮、重建的方案来。

        竹香这块。经查点,亲虾损失将近一半。要想保证幼体的质量,剩余的亲虾,没个十天半个月的精心调养,恐怕不行。至于虾苗,损失也很严重。看密度,只有养到仔虾,并池后才知道结果。估计能产出一半,就相当不错了。

        他们又一次陷入了两难境地。

        马院士回去之后。他俩作过认真商讨。院士要她报考他名下的研究生,她跟自己较了真。他也由衷高兴。自己是新闻硕士。她现在齐头并进,也要向硕士迈进了。决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俩觉得院士不遗余力,要干的国家海水种子工程。如他所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干一项事业与干一桩事,在他们看来,好像不能相提并论,同一而语。

        他搞海水养殖。说到底,心里是有点不甘。他觉得自己是文化人。是要干大事的人。之所以愿意到海边磳,除了父辈的因素,主要就是为了追随她竹香。就是为了追求心中的那份爱。而现在要干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且是国家级的范畴。没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更令人向往的了。他顿觉自己升华了。心往高尚倾斜,而不是仅仅眷恋她了。

        她传达了院士的设想。兴海那块地,将来最有希望建设成为二级基地。她当时虽开玩笑,说于总有钱,她没钱买。但之后他俩一商量,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把地买下,储备在那里。于是,他们勒紧裤带,倾其所有,买下那地。钱不够,在一番动情的述说后,对方答应宽限一个月。待补齐欠款,再办土地权证。

        计划真是赶不上变化。一场浩劫。计划泡汤。不但没了收入,还得往里投钱。且不是什么小钱,而是大钱。这个拮据的过程会延续多久,谁也没法估计。

        “干脆把场卖了。”她就当前的状况,考虑再三,已拿定了主意。“马院士曾警告,只要来台风,场子就会出事。果不其然被他言中。这是大自然,对破坏环境者的惩罚。躲也躲不掉。再此下去,恶性循环,情况只会更糟。”

        “卖了可以呀。我赞成。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可以甩掉烂摊子。腾出手来,一心干大事。不过,依我看,还是得整理一下,修缮一下。这幅破烂不堪的样子,谁也不会愿意接手。再说,也卖不起什么价呀。”

        钱。九九归一,还是离不开钱。两边的生产要钱;经营运作要钱;房屋、设施、设备修缮、修复,尤其是土地款,得要一笔大钱。钱从哪里来?

        “到余总那里,找余总借。”她提出。心里没了芥蒂,话出口随意,也很坦然。

        “可以。应该没问题。”与她关系已然不同。乌龙的事,他根本就不屑去想。

        皮卡车已修好,并已交付使用。她开车赶到余总的家。一进门,他就问她,台风造成的损失怎么样。她简要的说了一下大致情况。那段掉在海里,拼死挣扎,差点丧命的过程。她刻意没说。借钱的事也没说。一见面就开口借钱,她觉得不那么妥当。还是找个合适的机会,比较好。

        余总的别墅依山傍水,富丽堂皇。他喜上眉梢,兴奋不已。带着她,里里外外,楼上楼下,逐一参观。还有游泳池,还有露天玻璃大平台。他引她上到玻璃平台。凭栏远眺,极目天舒。有如进了个大氧巴,心旷神怡。她不由得微闭双眼,深深地呼吸馨香清新的空气。全身的每一个吸氧血红细胞,争相分享,在血管里来回快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