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1 / 3)
竹香从手术室推出来,送入了病房。余总以表哥的名义,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并预交了全部费用。医生告诉他,他表妹是异位妊娠。也就是宫外孕。还算好,早期手术流产。如果胚胎继续发育,胀破输卵管,后果不堪设想。搞不好这辈子就不能生育了。他坐在她床前。她还未醒。他把她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哭了。这是他作的孽呀!“啪!”他放开她的手,狠抽了自己一记耳光。
她睁开眼,如梦初醒。看到余总脸上残留的泪痕,睫毛眨巴眨巴,不知道是想问什么,还是想说什么。平静却木然的眼里,满是无辜、无助和无奈。他又一次感到强烈的震撼。我见犹怜的感觉,在心头又一次扩展、弥散。
余总安排二妹全天候招呼竹香。要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让她高兴起来。因为医生叮嘱,要防止她得产后抑郁症。竹香表情木然,一直不开口说话。无论怎么哄,怎么逗,全然无效。她无计可施。怕余总怪罪,很是着急。今天在外面买早点,撞见了汪总。他得知竹香在住院,一定要来看看她。二妹求之不得。
“你看,你看,是谁来看你来了。”二妹一进病房,就欢喜地大声嚷嚷。闪亮让出了身后来探视她的人。竹香见是在酒吧邂逅的汪总,两天来,第一次脸露笑容。汪总把水果花篮放在床头柜上,坐了下来。
“现在感觉还好吧。”他从二妹口里知道,她是做的宫外孕引产手术。所以特意避开敏感话题。“没事的。将养两天,就可以出院了。你也是。听二妹说,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还去擦皮鞋,还去工地搬砖……。我给你们留了名片。干嘛不来找我嘛。”
静默的眼泪流了出来。她捂住双眼,不让看到她哭了。
汪总自此天天都来。天南海北,给她讲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故事。耐心和专注地的听她讲她的家乡,还有她从小到大的生活琐碎。竹香没读多少书,但她特别敬重有知识的文化人。她愿意听他说话,愿意向他倾吐心中的愁苦和憋闷。觉得他现在就是最亲近的人。
二妹高兴地向余总汇报。余总来看过之后,总算是放下了心。出院的时候,竹香应汪总的邀约,向余总提出,要到他的公司去上班。余总把汪总叫到一边。叮嘱他,一定要关照好他的表妹。他让财务每月转给他公司5000元。3000是她帝都的房费,2000是她的工资。至于他这边再给她开多少,随意。
阳光无比灿烂。帝都一楼咖啡厅。一个引人注目的漂亮女子,天天都来光顾。那些拿大哥大,夹着一摞摞图纸、文件、合同的老板们;还有那些腰里别着个BB机的马仔们。也天天当着她的面,眉色飞舞地谈各种生意;谈开发这,开发那;炒这,炒那……。不少还请她喝茶、喝咖啡。她喜欢提问,老板、马仔们也乐于解答。不多久,她就知道:不是只有菜可以炒。地和房子也是可以炒的。炒来炒去,就增值了。也就是坐地涨价了的意思。还有不是花的楼花,也可以炒。就是设计完,报建之后,就可以开始卖房子了。投资少,项目可以搞得大。慢慢,什么批地呀,立项呀,设计呀,报建呀;还有什么容积率,建筑面积,实用面积,公摊面积呀;中介呀,代理呀;什么金角(指两边临路)、银边(指一边临路)、草肚皮(指完全不临路);地段的好坏,与价格的关系呀……。等等,等等。其实,她从小在古镇长大,耳濡目染。类似的东西,朦朦胧胧也懂得不少。所以,举一反三,她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究里。并且触类旁通,还掺和了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
汪总的大房间,门口挂了两块招牌。一块是“滨海和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块是“香港经济时报杂志滨海记者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大屋内有三个床。拆了一个,置放了一张办公桌。房子显得有点挤。竹香独住一个小间。内置一个小园桌,几把小椅子,兼小会议室。有些单独秘谈和交易,也搁在此屋将就。
那个保镖跟班家中出了大事。回香港,来不了了。所以,给竹香办了个记者证。让她拎着个采访包,跟在汪大记者屁股后面学着当采访记者。她人还机灵,悟性也不错。照相,摄像很快就学会了。时不时还越俎代庖,像模像样地来那么一、二下子。余总出钱,授意汪大记者。假借记者采访工作需要,给她买了两身体面的衣服和高跟皮鞋。还买了个不错的女包和一些化妆用品。不多久,竹香焕然蜕变。在外表上看,还真有那么点知性女子的范了。
汪总向香港总部争取到了一个项目。编一本滨海改革的画册。记者站自行策划,自筹资金。获利全部归记者站。总部只抽成纯利润的30%作为管理费。为保证画册质量。香港方面负责派一名优秀摄影师,协助图像、相片的制作。
市委、市政府,对香港经济时报杂志出画册,宣传滨海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相当重视。特意安排在小会议室,召开了市委常委,以及市府副市长以上人员的联席会议。杨书记首先讲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