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恶梦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恶梦 (1 / 2)
        一夜风雨,通往外界的山间土路泥泞不堪,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泛着氤氲紫气撒向壮美河山。一泊水洼中挣扎着爬起一个泥人,抡拳狠狠的捶着自己的脑袋,以此来缓解脑仁撕裂的痛楚。一汪积水中反映出一张一脸茫然的国字脸中年,腰间的储物袋上绘着“张松”二字。“哦,我叫张松。然后呢?我咋什么都不记得了”。

        储物袋中除了一把银豆子,就是一堆新鲜的药材,还有采药用的锄头和铲子,以及几条干肉和一壶水。“我应该是附近的一个药农,嗯,一定是采药的时候磕坏了脑袋”,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取出干肉补充体力。

        吃饱喝足之后,张松沿着泥泞的土路向有脚印的方向疾走,期望能早点遇见一个路人或者村落,走了不足十里路,入眼一片残垣断壁,泥水中七零八落的浸泡着一具具尸体,走近望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庞,张松悲从中来潸然泪目,揪心的绞痛忍不住跪地哀嚎。一段段支离破碎的很不好的记忆撕扯着他的灵魂,痛的让他无法呼吸。强忍着不去回忆,在废墟中找来铁锹和镢头,在一处坡地挖了个大坑,把一具具尸体叠放在里面埋好。忙活一天,累瘫的张松躺在巨大的坟包上双眼空洞的望着星空。“死了,都死了,我也死了,记忆一起被埋葬”。

        蜿蜒的小溪漕漼作声,给这死寂的一方村落平添一线活力,汩汩如同大地的血液,再多磕磕绊绊也无法阻挡它的脚步,虽然走的曲曲折折弯弯绕绕,却也势不可挡的前行着,阻碍它的,绕之,待时间将之侵蚀,溶为血液的一份子,充实它的内涵。

        空洞的记忆,灰扑扑的心情,一夜听溪,血液似乎被溪流的意志感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出一条修长笔直的背影,张松搓了搓被情绪扭曲的面部表情,面容瞬间变的坚毅深邃。心中默道:走下去,坚定走下去,给过去一个交代,给未来一个方向。

        打定主意,张松在村里的废墟中找出一些可用的生活必需品塞进储物袋,至于其他村民的储物装备,昨天想都没想就让它们与尸体随葬,希望老乡们一路走好。张松用一把找到的匕首削掉坟坡上一棵合抱大树的一段树皮,并将树干削出一块平整的剖面,刻划出“台安村全体遇难者之墓”的字样,并割破食指将刻槽染红,然后郑重的跪拜。

        对着村口从泥土中露出半截躯干,上面漆刻“台安村”的巨石,张松弯腰九十度深深一拜,作言“乡亲们,我张松一定会回来的,等我”,然后头也不回的沿着村口的大道走远。

        清江镇,作为车池国与夜凉国接壤的西部边陲小镇,小镇被数丈宽的清河江一分为二,东部隶属车池国,西部隶属夜凉国。虽然两国关系时有冲突摩擦,却不影响清江镇的繁荣,事关双方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各种战事都避而远之,甚至为了两国之间重要的物资交流,双方在镇上各出一千将士组成联合督军,共同维持小镇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随着小镇的和平发展,规模逐渐成长到方圆十里,堪比一座繁华的大城,物资交流的繁荣,吸引了附近王国的大批商队和游客,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因此,镇上创造的税收财富也是与日俱增,共同利益滚雪球般的扩大,无形中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近些年大规模的战事冲突几乎偃旗息鼓。

        一身布衣的张松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面馆坐定,望着菜单愣愣牙疼,一碗**的素汤面也要十个银豆子,而自己的储物袋里也就四五十个银豆子,瞬间感觉自己穷的对不起观众。不好意思的小声支会店小二来一碗素汤面。店小二朝后厨吆喝了一声,然后走向别的客人。不一会儿,一个清丽的女侍应端着托盘走了过来,很大一碗热腾腾的面送到张松面前,道“先生请慢用”,秀色可餐,还被尊重,面里还卧着两个禽蛋,张松瞬间感觉不那么牙疼了,掏出十二个银豆子给女侍应,女侍应微微点头道了一声“感谢先生打赏”就走开了。台安村距离清江镇百余里,路况也不是很好,沿途在一处山洞露宿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就赶到了清江镇。连续两天的心力交瘁,风餐露宿,让张松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显得很憔悴,捧起面前的大碗面就一通风卷残云,惊的旁边的食客们一脸讶然和无语。一个小男孩惊奇的望着张松,开口对旁边的一对男女道“爸爸妈妈,那位叔叔的面很好吃的样子,我也要”,张松不由一阵脸红,回过劲来才感觉自己吃饭有多不雅观,于是对着众人讪讪一笑。看着碗底还剩的几根碎面,又环顾四周,发现大家的面条都一样的又短又脆,张松脑海突然出现一碗又长又滑又韧性十足的面条,也浮现出一副和面和制作面条的画面,和一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场景,显得恍如隔世又那么近如昨天。张松脑袋一阵剧痛,于是赶紧收回思绪,捂着脑袋踉踉跄跄的走出面馆。

        店小二忙不迭的追了出来扶住张松,赶紧问道“客官您没事吧?”,张松回头看看众人的反应,发现大家都停下了筷子,显然误会面馆的食物有问题,遂摆摆手道“面馆的面很好吃,只是刚才我的头疼病犯了,现在好了,多谢小哥”,又对众食客道“不好意思,打扰大家用餐了”。然后歉意的躬身一礼。

        走在大街上,和熙熙攘攘的陌生人交错而过,一股萧瑟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嘴中不由自主的蹦出一句呢喃“独自莫凭栏”,顿觉一阵错愕,这是何人曾语?不及细想,现实很现实,囊中羞涩,吃顿饭都让人一阵肉疼,接下来怎么生活才是首当其冲的大问题。可能是习以为常,来镇里的一路上,张松又挖了不少草药,想想应该能换点金银。很快,张松就找到一家丹药铺,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种丹药散发出的混合的古怪气息,不仅没让他感觉到不适,反而让他深吸一口气,似乎要将这些气息一口吞尽,仿佛这里,确切的说是丹药铺,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柜台里的青年打量了一下来人,见张松一副穷酸衣着,漫不经心的问道“客官需要什么丹药?”。

        “小哥,我这儿有一些草药,不知这里收不收?”。

        “哦,拿出来看看”,

        张松一股脑掏出几十株草药摆在柜台上。

        青年扫了一眼,眼神微微一亮“嗯,不错不错,这些药材采挖的很专业,保存很完整,不过,都是一些普通草药,我给你一百颗金豆子怎么样?”,

        张松稍一思量就答应了,他拿出的这些药材都是来时沿路采挖的,不过小半天功夫。一百颗金豆子兑换一千银豆子,暂时应该够消费几天的。虽然感觉被青年坑了很多价值,张松也不想还价,给人让一点甜头,也好跟人多咨询一点有用的信息,这是本能的反应。

        乘着青年收药材,数钱的空档,张松扫了一眼丹药架子上的瓶瓶罐罐以及备注,脑海中不由自主蹦出各种丹药的配伍和炼制方法,脑袋不由又是一阵撕裂的剧痛,张松蹲着身子捂住脑袋呲牙咧嘴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青年手里拿着装好一百颗金豆子的布袋子,看见张松一副死去活来的样子,先是一怔,而后嘴角泛起一丝弧度,把钱袋子往手心一攥,连忙问道“想来先生是精神受到损伤,要不要买一瓶'复神丹'温养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