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释兵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释兵权
  今天负责讲学的是方先秋太傅。他并没有像其他太傅那样拿着书本照本宣科,而是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当今皇帝及其众臣的故事。重点提到了李重进叛乱的事。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官拜殿前都指挥使,掌握禁军兵权。后太祖赵匡胤代周自立,因李重进的关系,太祖皇帝将其迁出京城至青州做节度使。李重进不服,游说泽潞节度使李筠一起起兵谋反。这是宋初时期最大的一次叛乱了,皇帝赵九重亲自挂帅平叛,叛乱才得以平息。

  方太傅讲完李重进的故事便问道“李重进叛乱给我朝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致使我朝军备力量大伤、经济衰退、百姓罹难。如果我朝再次经历一次如此大的叛乱,后果将不堪设想。尔等可展开联想,尽抒己见,讲一讲如何防止此类叛乱的再次发生。”

  生员们大都觉得太傅提出的话题过于敏感,谁也不敢率先发言。只有张一在底下蠢蠢欲动,张一的动作早就被太子赵德昭发现,太子回头暗示他不要讲出来,张一便将快要蹦出的话又憋了回去。不过,话又说回来,其他生员们一是觉得话题敏感,二是也实在想不出实际的应对之策。

  中午放学之后,太子特地叫住了张一,让他不要回家吃饭了,跟他一起回东宫用餐。实际上,太子的用意,张一早就察觉了,太子是想知道张一对方太傅的问题做如何回答。

  两人用餐时,太子将周围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部支出去便朝张一道“说说吧。”

  “殿下,我的建议就三个字“释兵权”。接下来臣讲的话可能会有损陛下天威,但微臣却不得不讲,还请殿下恕臣不敬之罪。我想殿下应该知道陛下的皇位是怎样得来的。那些当时帮助陛下起兵谋位的官员们难道自己不想当皇帝吗,难道他们真心想将皇位强加给陛下吗?不是,他们当时只是惧于陛下的权势及绝对优势的兵力才不得不向陛下示弱佣立陛下为帝的。臣想,如果他们的兵力达到一定的数量以致能与皇家兵力匹敌,就像李重进一样,他们也照样会生出谋反的野心。因此,我朝只有削去掌握重兵权力的将领的兵权,才能从根本上灭掉内乱的苗头。殿下也应该清楚自秦始皇开始的历朝历代皆因内乱而灭亡,而内乱的主要原因在于兵权的旁落。我朝如果继续重武轻文,最终也将会步历史的后尘。所以,倒不如从本朝就开始逐步削弱武将的权力转向重视文官辅政,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绝对地掌握在皇家手中方为上策。削弱武将权势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这些武将在常年的征伐中变得戾气十足,他们长于破坏而短于建设,在战争年代他们如何穷兵黩武的,那么在和平年代他们就会如何的仗势欺人压榨百姓,这些骄兵悍将将会成为新朝的一颗毒瘤,随时都会导致新朝大厦的崩塌。我朝刚建立不久,本就是百废待兴,若再留着这可毒瘤,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嗯,卿之所言乃真知灼见,但轻易削权会不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提前举事谋反呢?”

  “肯定会。所以,太子需建议陛下找一个绝佳的机会将所有掌握重兵权的将领全部集中一起削权。最好是先将这些将领的家室亲眷先控制起来,以性命相要挟,那么这些将领不得不就范了。”

  “这样会不会给群臣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舌柄。”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陛下只是削掉他们的兵权,但可以给他们高爵厚禄以替代嘛。削掉兵权后,只要他们安守本分,这些高爵厚禄也足可以告慰他们的效忠之心了。”

  张一不知道的是,屏风后面皇帝赵九重将他的话记得个一清二楚了。同时他也为给儿子找了个如此有助力的伴读而感到欣慰。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