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役 (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战役 (五)
        朋友们,今天要讲的是巨鹿之战,是以楚军为首的各诸侯义军与秦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战役。

        话说秦二世二年九月,,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20万长城军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国军队。

        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馀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秦二世二年后九月,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

        楚怀王许诺说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

        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

        还有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积极推动意义的。

        但是,秦王朝建立后,对人民实施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赋役繁重,刑政暴虐,使得“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全国出现“褚衣塞路,囹圄满市”的恐怖局面,这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

        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

        九月,项梁、项羽和刘邦相继在吴中、沛县,聚众起义。被秦所灭亡的六国旧贵族也乘机起兵,出现了天下反秦的形势。

        秦王朝统治者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进行垂死挣扎,调动军队,镇压农民起义。

        其中最为凶悍的一支,便是少府章邯统率的部队。它作为秦国的主力,与农民军凶狠拚杀,首先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军,旋即击灭齐王田儋、魏王咎等武装势力,接着其又调转兵锋,扑向项梁等人率领的楚地起义军主力。

        经过几次各有胜负的拉锯战后,章邯利用项梁小胜后轻敌**弱点,发动突然袭击,大败楚军于定陶,杀死项梁,使起义军遭受一次重大的挫折。

        章邯在取得定陶之战胜利后,也产生了骄傲轻敌情绪,以为“楚地兵少不足忧”。

        遂移兵北上,攻打赵国。赵军将寡兵微,非秦军之对手,数战不利,赵王歇遂被迫放弃都城邯郸,退守钜鹿。

        章邯率军乘胜逼进,他命令王离率20万人将钜鹿团团围困,自己亲自带领20万人屯驻于钜鹿南数里的棘原,并在那里构筑甬道,直达钜鹿城外,以供应王离军的粮秣。

        企图长期围困钜鹿,困死赵军,并伺机拔城,彻底平定赵地。这时赵将陈馀虽从恒山郡征得数万援兵,进驻钜鹿北边,但因慑于秦军人多势众,不敢直接驰援钜鹿,对秦军采取避而不战的做法。赵钜鹿守军兵少粮缺,形势十分危急,于是只好遣使向各路反秦武装紧急求援。

        楚怀王接到赵王歇、张耳等人的求援文书后,即召集手下将领进行商议。大家认为,尽管楚军自定陶战败后元气大伤,但若不及时救赵,章邯灭赵得手后就会移师南下攻楚,从而使得反秦武装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同时,秦军主力胶着于河北地区,这造成了关中空虚,给反秦武装提供了乘隙进关灭秦的机遇。鉴于这一分析,楚军统帅部遂果断作出战略决策: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统率楚军主力5万人北上救赵,以伺机歼灭秦军主力。

        同时,派遣刘邦率军乘虚经函谷关进入关中,伺机攻打咸阳。这一战略部署的着眼点在于两支军队互相配合、双管齐下,使秦军陷于两线作战、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以收一举灭秦之。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走向最后胜利的关键性一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为彻底埋葬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