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宜城故事 (7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宜城故事 (7 / 7)
        然后果不其然,这家伙的脸色已经黑的不能再黑。

        注释:

        注1:

        关于农民军的编制,目前并没有比较明确的史载。

        明末清初彭孙贻的《平寇志》中有称:“掌盘子”,营中人俱称之为“老掌家”。一老掌家管二、三十老管队。一老管队管六、七十或四、五十小管队。一小管队又管一、二百或三、四百管队。管队皆以二十人为率。或掳得人多,另择一勇者作一管队。如少,则掳足之,多则又分之。

        可按此记载,一个老掌家管的总人数,若按最大数字,将有1680万;按最小数算,也有160万人,所以应该是很不准确的或者比较偏颇的。

        而且,目前所知李自成部、张献忠部、小袁营、革左五营等这些农民军的编制基本都是不同的,各级首领也大多都各有一套称谓,有的与别营一致,有的不一致。

        明代赵士锦《甲申纪事》说:“贼兵姚奇英为予言,我大顺……不过以掌家为名。百人之长为小掌家,千人之长为大掌家,万人之长为老掌家。即刘、李诸老爷,不过老掌家而已。”

        这里把李自成农民军首领以掌家为名说得很清楚。这种名称应在大顺政权建立之前使用,之后有哨总、部总、掌旅等称谓。当然习惯上也会沿袭旧称。

        本文没有对农民军的编制进行过多考究,只是结合略知的皮毛和故事需要进行了粗略的设定,不可当真。

        注2:

        关于童子兵或者说孩儿兵,这确是农民军的很大特色。无论是明末清初戴笠撰、吴殳删定《怀陵流寇始终录》、明末清初计六奇的《明季北略》、明末清初钱士馨的《甲申传信录》或是明末清初张岱的《石匮书后集》中均有明确记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