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刀和马 (4 / 5)
而且这家伙看着就不好惹,也不像是个怕生事的人。
“黄兄,你的马可有点少啊!”伸手不打笑脸人,毕竟黄成东的军职比他高,马兰也缓和了点语气,但仍是不愿意与这家伙多说。
什么换什么,换多少,其实早已议好。
但瞬间就想明白了的黄成东看这黑杀才上了点儿道,倒没介意的笑着多解释了下:“马兄弟,能凑出12匹马已经很不易了。别的都好说,就马难搞。当然我也知道,7把刀一匹马,我是占了些便宜的,你家大人给足了我面子。但驽马和大牲口我可没少凑,粮食也足的很。”
明代买马的价格一般是在银10-15两之间浮动,到明末最高峰时也曾达到50两一匹,但多数高价也就在30-40两之间。
明末1两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大多在800-1200文之间,而明末一把从日本进口的品质好的刀价最少在5000文以上,也就是最少5两银子一把,而贩运至内地,价格更高,甚至有时会翻倍。
明末白银价值没有想像的高主要是明朝与欧洲的贸易顺差导致白银大量流入,银价上不去。清末则因为战争赔款等因素导致白银大量流出,这才让1两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上升至5000-7000文。
由于很多人会想当然的以为李平的刀是从日本进来的刀,因而李平给出7把刀一匹马的价实际上是给了黄成东很大的让利,黄成东只要转手就有很大的赚头。
这也是为了让黄成东用心和主动守口如瓶。
“俺家将军给你的刀价不高,给你的盐也是平价,这本就是信任你。你得多用点心,俺家将军就喜欢马。”马兰痞里痞气的说。
马兰所说的盐,当然不是精盐,而是粗盐。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就不正常了。
其实这种既销售刀、也销售盐甚至于其他小物件的策略也是为了营造李平来回转手做买卖的印象,减低引起别人的关注。
“那是,那是。”
黄成东笑咪咪的说着,但明显只是客气。他心里却想,做了这笔买卖,你家游击的底儿估计也空了,以后我们就各走各的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