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饥饿之城 (3 / 5)
两人互相点了点头后,张清看了看已快看不清的天色,向正屋走去,瘦猴儿则接了张清的刀后一溜烟似的奔向那壮汉的屋子。
“娘,俺回来了。”张清进了屋子一边喊一边将大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织的宽边斗笠,相当于雨帽)摘下放到墙角,然后又拧了拧已经湿透的衣服,这才一屁股坐到外屋的椅子上。
片刻之后,从内屋出来一个美妇,张清急忙起身颔首微笑。
那美妇也颔首低眉后,却急忙用手中已吹起的火折子去点桌前的一根半截蜡烛,同时对张清说:“叔叔,快去换身干爽的衣服,别着凉了,这身我给你洗洗。”
这美妇却是张清的嫂子。
“不急,和娘说了话再去。你火烛还是灭了吧!看得清。”张清说着时眼睛却已望向内屋门口,一个模样清秀的豆蔻少女(十三四岁)正扶着一个衣着整洁的老妇人出来,张清急忙去搀扶。
那豆蔻少女是张清的妹子,叫张英;那老妇却是张清他娘。
暗淡的烛光中,张清的老娘一边走一边埋怨道:“蜡烛是我让点的。俺的儿,这雨天怎不披个油衣?看这湿的。饿了吧。”
油衣是古代雨衣的一种,大概就是把桐油涂在了粗布上面而成(未严格考据),而用蓑草编织的蓑衣主要用在南方。
“我现在就去弄吃的,今日下雨,天也黑了,烟看不清,正好都吃口热的。”张清的嫂子说完就匆忙出了屋子。
“娘,你们说什么呢?我刚才听着里面挺热闹。”张清犹豫的看了一眼出门的嫂子,然后扶着老娘坐下后笑呵呵的问。
“哥,有瘦猴儿哥呢!你就别担心了。再说你们几个都在,就算有人看到,又有哪个歹人敢来撒野。”张英在一旁笑嘻嘻的说,她注意到了张清略微忧虑的目光。
“唉!能说什么呀,天天在屋子里也不出去。这不白日里让顺哥儿去近旁寻些能烧的,他回来给我们学了学外边的情形。听了后,我们几个妇人心里都不舒坦,就胡乱说说话。”张清的老娘慨叹着说。
顺哥儿就是那个开门的少年,是张清家中前几年救助的一个孤儿,原一直在张清家中的店里当伙计和跑腿儿,并在去年底跟着他们一起来了开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