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晋文初尝儿女情,王后点醒梦中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回 晋文初尝儿女情,王后点醒梦中人
        攻略桐叶国此后三年,在九方丞和裴英秀两位相国的辅佐下,晋文将紫月国七郡治理的井井有条。紫月国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百姓都说这事紫月王带来的福气,渐渐的民心所向。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民人纷纷念及新王的英明以及旧王方颠的无德。结束了多年饭不能饱腹、衣不能蔽体的困境,民人自然而然的开始了繁衍生息。每三两户就可听到啼哭声、欢笑声,邻居们一见面经常说:“他大婶,你家的生了没?”“生了生了,大胖小子。你家的呢?”“生了生了,是个姑娘!”家家户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紫月王晋文也喜得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晋重,欣喜之意溢于言表,时常流连于内宫而少闻政事。长子晋祜出生时,晋文正忙于讨伐桐叶,政军大事繁多,日理万机,未尝有空陪护。待二子晋重出生时,桐叶大略已定,逐渐步入正轨,晋文才有了初为人父的感觉,常常陪二子嬉戏玩耍,尽享人伦之乐。如此大半年过去了,相国裴英秀暗中蹙眉,心道:“莫不是我等错看了晋文?堂堂一国之主,痴醉于儿女情长不能自拔,而轻国之大事。”九方丞也三番两次的向晋文进言曰:“我紫月国虽初有进展,但我王志不止于此,我紫月应当雄霸龙鼎大陆,而不是微有成就就此知足!”晋文心知相国九方丞所言句句在理,却依旧割舍不下两稚子的萌态,一时未有改变。

        萨仁见晋文时时前来看望二子,甚为欢喜。时间一长,萨仁也开始有些担心。一日相国九方丞求见,萨仁见。

        九方丞道:“吾近日听闻一则怪事,特来讲于王后听个稀罕。”

        萨仁饶有兴趣道:“九方先生请讲。”

        九方丞道:“在玉圭郡有一座山名叫大趾山。一日,大趾山上飞来一只大鸟。此鸟真乃世间无二,其双翼好像天边垂下来的云,其鸣直冲九天之云霄,其飞若骤风呼啸,不可谓不壮观。”

        萨仁道:“真有此事?那可真是罕见,我都忍不住要去观瞧一番了。”

        九方丞道:“不过臣听说这般大鸟,生而雄伟,志在龙鼎,其一生要飞过龙鼎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却栖息在大趾山,一连半年,不飞不叫。”

        萨仁道:“这就更奇怪了,如此这般确实为何?”

        九方丞道:“大鸟本志在天下四方,如今恐怕是贪恋人世间的美好,一时不能自拔,志消心凉,不复雄心矣。”

        萨仁会意,道:“多谢九方先生提点,我相信不出三日,大鸟定然乘风而起,重回壮志雄心。”

        九方丞告退。

        是日,晋文匆匆离了议事厅,返身来到了萨仁处。正和二子戏耍间,晋文忽听得萨仁长叹一声。晋文道:“王后缘何叹气?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吗?”

        萨仁道:“我叹气,是因为害怕我的两个儿子将来都没出息,就像草原上的绵羊一样,心中只有眼前的草地,从没有想过远方是什么样子。”

        晋文道:“二子尚小,未必能看出气候。何况虎父焉有犬子?”

        萨仁道:“恐怕曾经是虎,如今是猫。曾经是搏击苍天的雄鹰,如今已成了看家护仔的雄鸡,貌为雄,实则壮心全无。如此父亲,如何能带好儿子?再者你如今沉醉于儿女情长,鲜问国事,此非良兆也。我紫月以微弱之力力克桐叶,莫不是因为桐叶王方颠之昏聩将桐叶送于紫月。如今你近妻子而远将相,此行乃步方颠后尘矣。今天下纷争无序,焉有片刻安宁?我弱则他国图之,我强则他国服之。我王怎能忘记两年前紫月城之危?”

        晋文一听,如雷轰顶。回想起当初紫月城血流成河,伏尸遍地,晋广战死,桐叶兵马上就要闯入宫内,自己无力阻挡,母亲无望自尽,武林楠带领的桐叶军就在宫门二十步之外的情况,如大梦初醒。道:“王后所言极是,大业未成,岂能贪一时之欢。吾之初衷,必不能忘。明日,我便继续吾之大业。”

        翌日,晋文召百官,向百官述己之过,并商谈下一步的方略--上京。要上京,必须经过平宁国。然而紫月并无进攻平宁国的口实。师出无名,以无道伐有道,不利、不义、不祥也。

        相国裴文秀早已备好一策,道:“我紫月要上京,最近的必经之路为途经平宁国汉安城为主的三城,我们可称为汉安走廊。我王乃仁义之君,我军乃正义之师。我紫月可用西北四城与平宁国的汉安三城作交换。若成,我紫月可不战而达到上京的目的;若不成,我紫月可以再思他法。”

        相国九方丞道:“平宁国国王元寿经过征战前后吞并了三个小国,与大荣、桐叶也常有征战。可见平宁王元寿对土地的野心很大。故以城易城之法,以元寿的贪婪,必不能顺利。”

        怀远将军游腾道:“九方城下所言不虚,平宁国于十年前挑起战事,意图夺取桐叶西北四城。西北四城正处于桐叶国版图西北突出之处,嵌入平宁国。平宁屡次进犯四城都被臣带兵击退。臣‘玉圭之狐’的虚名也由此得来。”

        相国九方丞道:“裴相的计策甚妙!我紫月遣使道平宁换城。若平宁信守承诺,以城易城,我紫月国自然也依诺而行,完成上京,与平宁秋毫无犯;若平宁国出尔反尔,我紫月便可师出有名,先收复西北四城,再取了平宁国的汉安走廊,完成上京。此后,若平宁就此罢手,我亦收兵。如是平宁大兵来战,须派良将力克平宁军。彼时,平宁国背信弃义,屡屡不义于我,我紫月兴正义之师、王者之师,定无往而不利。”

        晋文道:“如此甚好。律法卿史克冲,有劳卿出使一趟平宁国,将我紫月以城易城的建议告知平宁王元寿,确保元寿能接受此建议;破虏将军高翔,带兵十五万,进驻烜城郡烜城,以待后命;怀远将军游腾,领兵十五万,入驻宣和郡西北四城,以待后命。”

        文臣武将领命。攻略汉安走廊,开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