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此起彼伏(5) (2 / 3)
“唉,都怪庶,一心想着游历,自徐州战乱后就改为北上,结果……”徐庶心情激动,他乡遇故,还是至交好友。此人在颖川、荆襄一带可是有名的青年才俊--石韬,与孟建、崔州平和自己并称为“颖襄四骏”,虽然比不上荀氏一门,但也是薄有微名。
石韬拉住徐庶道:“走,前面路边有个酒家,我们到那里畅谈,好好给韬讲讲北方见闻。”
徐庶点点头,笑问:“怎么?你们也对北方感兴趣?”
“岂止是感兴趣?州平、公威正在想尽一切方法收集北方的信息,特别是律法、政令,整日研读孜孜不倦。若不是荆州匪患日益严重,他们早就举家北迁了。还有阿,士元也去了北方,不知道元直有没有得到他的消息?”
“什么?庞士元也去了北方?这倒是第一次听到,想不到名闻荆襄的凤雏终于要出世了”徐庶惊讶道,对于庞统,他所知虽然不多,却也知晓其才思敏捷,绝非普通谋士可比。得其相助,高勇只怕会更上层楼。
石韬满眼羡慕道:“士元想得开,不像我等,只想着高勇身边能人辈出,自己的学识未必够用。其实啊,不仅是州平、公威,既是我,每每研读传自北方的乡学、县学的教材书本,都倍感学海无涯,自己数年苦读,竟然比不上十几岁的孩童”
徐庶闻言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进入酒家的第一句话变成了:“伙计,二斤老白干,熏肉、卤肉尽管上,今日一醉方休”
※※※※※※
深夜,当普通百姓纷纷熄灯入睡的时候,蓟县城北的作战部大院内依旧灯光明亮,作为北疆作战的指挥枢,这里承载着巨大的压力,自信自强,戒骄戒躁。传令兵快进出,丝毫看不出白天黑夜的区别。同样的,大规模采用的信鸽也成为作战部一道独特的风景。
军内职人员几乎是三班倒,以求用最短的时间将各方送来的战报翻译、汇总、上报,经历过数次战火洗礼的军师队伍,也渐渐展现出巨大的价值。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这些提拔自基层、经过军校培养的专职军师。所有人集思广益,得出来的战术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风险最小的。即使诸葛亮真如史书描述的智近乎妖,也未必能在几十上百名的军师谋划占到便宜。
“左军师,根据定襄城送来的上报判断,匈奴主力已经脱离我军斥候监控的二百里范围,具体去向不得而知。同时,高阙方向却现匈奴斥候出没。高将军认同军师早先判断,匈奴真正的目标或许仍然是定襄。”夜已深,但是赵咨仍旧精神熠熠的守在沙盘室内。
贾诩晒然一笑,指了指仅一仗长的缩略阴山沙盘道:“声东击西之计而已,看来几年交战下来,匈奴也从咱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只不过,他们不该班门弄斧。目前来看,右匈奴裹足不前,只袭扰凉州外围;路拿阴山防线毫无办法;东路的鲜卑明显实在保存实力,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绝不会轻易下注,因此……”
“贾公此言差矣”郭嘉穿着新配的笔挺军装迈步走进屋内,“鲜卑未必不敢赌,这里是三江郡孙将军的急报,斥候巡视范围二百里,未曾现鲜卑主力踪迹,孙将军怀疑其已悄然南下,目标不外乎赤峰、白峰、浩城、科伦四要塞,也不排除秘密穿插,偷袭轲最都城的可能。”
“莫护跋有如此魄力?一旦匈奴败退,他鲜卑将要面独自对主公的雷霆震怒。且上述四城均有重兵驻扎,轲最都城亦驻防一个满编机步师。”贾诩凝眉道,对于孙泰的判断,尚不十分赞同。
郭嘉微微一笑,走到沙盘前,沿着第三、第五两个骑师防区的间划了一条线,迂回半圈后扫过轲最都城,而后顺势杀奔虎威要塞……“如果嘉来指挥,轲最都城不过是顺手牵羊,能抢则抢,不抢也要做出奔袭虎威要塞,兵锋指向奉天的意图,迫使草原驻军回撤,其后看准时机顺势杀一个回马枪,夺路西进,与匈奴合兵于并州北部,再决定去留。又或者埋伏于侧,静待阴山战线匈奴战败,驻防幽州草原的骑军奔袭匈奴溃兵之机,奇袭轲最都城”
“鲜卑会冒如此巨大的风险?”赵咨诧异道,郭嘉的分析实在出乎预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