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七章 建安元年(12)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七章 建安元年(12) (3 / 3)
        刘协的脸色微变,“曹州牧也参与其中?”

        刘先道:“十有**。故而臣下才选择桐拍让这条路,因为平时内鱼龙混杂,一旦被有心人查知皇上行踪,必将带来隐患。”

        这支兵马迅钻入桐拍山,仿佛害怕什么一般。却没有觉到自身的一举一动,都在几双眼睛的监视之下,其中便有那位逃跑的匪。

        “嘿嘿,看到没有,那个什么将军居然向队伍中最不起眼的人下跪叩拜!”

        “是啊,领看的真准,那个年轻小子肯定不是一般人!”

        “还好当初没有硬拼,否则咱们还真有危险。去看看弟兄们损伤如何,再派人禀告大帅,就说咱们这边现了一条北边来的大鱼,请大帅下决断。说不定这一次咱们能捞到不少好处呢!”

        这边知耻而后勇,另一边同样现荆州军行踪的眼睛则冷静的观察片刻后,才悄悄隐身树丛。不多久,一匹快马飞向西奔去。

        行走在桐拍山中,典型的南方地形风貌呈现眼前。山不高,却绿意盎然,溪水潺潺,鸟雀虫鸣,说不尽的秀美宜人。欣赏着陌生的环境。荀彧不由自主的将之与北方的景色对比。一方细腻,一方粗扩;一方秀丽,一方壮美。就如同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格,当然此事还没有明确的分类。不过。从接触中,荀彧多少能够感觉出两地人的行事作风和性格。北人多粗矿豪迈,南人细腻多思,两相比较,荀彧也说不上究竟哪咋,更好。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南人的体魄,绝对比不过北人。单单这保护左右的二百余骑兵。就绝对不是同等数量的北方骑兵的对手。“刘武卫,为何骑兵仍使用长剑作战?也不曾配备弓弩,如此岂不是浪费了许多战力?”忍不住。荀彧还是决定问个究竟,是荆州军能力不足,还是其他原因。

        刘磐恭敬回道:“此乃多种因素决定,其实荆州军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仿造龙骑兵专用的马刀,可惜缤铁始终不过关,打造出来的马刀质量太差,故而才不得不延用长剑。至于弓弩,荀司徒有所不知,荆州出产的弓弩曾经冠绝大汉,无论是质量还是射程均属上乘。然而自从辽东产弓弩出现后,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如今荆州军上下唯一能够与高军弓弩抗衡的就只有床弩了。说来也不怕司徒笑话,军内弓弩只能限量配备,而盾牌却几乎是人手一面。”

        荀彧轻叹,“北边兵马的确是兵器优良,否则又何以杀的匈奴鲜卑不敢出头。”

        刘磐想了想问道:“听闻荀司徒曾有幸到幽州游历,可知晓北兵军械的制作之法?同样是铁矿石,为何产出的精铁相差如此之大?”

        “此事可是一言难尽,高勇治下。炼铁炼钢已经是规模化了,一座铁厂每日里都有上千人劳作,绝不是普通的作坊可以媲美。具体如何生产精铁,精钢,彧不大清楚,可有一点能够确定,现在平均每天,仅仅幽州出产的精钢就过三十万斤!青幽并翼四州农户基本上都在使用钢制农具,生产效能夫大提高。”

        刘磐倒吸口气,惊讶道:“居然连普通百姓都开始使用精钢农具?”说着看了看部下手中的长剑。心中不免一阵酸苦。“何时我等也能使用上精钢马刀呢?”

        荀彧摇头无语,这种事情不是靠卢、力能办到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技术,高勇口中的科技力量!

        看到荀彧的反应,刘磐心底不是滋味,可就在张口之际,一阵莫名的心悸袭来,好似有人在窥视自己一般。刘磐立即勒住马匹,环顾周围大山,喝道:“皇上,别驾,请小心戒备,这附近有异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