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三章 瞒天过海(7)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三章 瞒天过海(7) (3 / 3)
        返回奉天的路上,二人默默无语。直到经过一片田野时,被对面林荫路上嬉闹的人吸引了注意。那是一家子人。三个大孩子在蹒跚学步,一名年轻的男子时时鼓励,间或传来几位女子的嬉笑,一副和睦融融的景象。“真羡慕这样的生活!”杨修心中感慨。

        徐方摇摇头,只胸中抱负,就让自己无福享有这样的恬静日子。恰在此时,左近林中不知何时走出来四名军兵,神情警惕的围住徐、杨二人。乍惊之下,徐方一眼看到军兵臂章、领章上的鹰剑图案,心下一凛,急忙道:“几位军侯,不知肩扛营群军衔的一人面无表情的敬礼道:“请冉示证明文书”。

        懵懂的杨修愣了一下,扫视一圈后,撇起嘴,极不情愿的准备伸手入怀。就在此时,武艺不错的徐方骤感脊背凉,眼角不自觉地跳了起来。多年习武经验告诉他,自己被人盯上了。杀机骤现,显然还有人隐藏在暗处。并且不只一把强弩瞄准过来。说不得,旁边的杨兄弟也是一样。只不过他毫无察觉罢了。

        这一刻脑筋飞转,徐方眉梢微跳,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鹰剑是高勇近卫机步师的标识,如此严密的盘查,岂不是说高勇就在附近?抑或者,,想起网才看到的一幕,,徐方竟怔在当场!

        陪家人散心之后,高勇仍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虽说整个军政工作已经最大限度的利分下去,但最后拍板之人仍是自己。毕竟,在许多新政颁布之际。掌舵之权必须牢牢抓在手里,就像军权一样,高勇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半途而废,让国家民族重回到老路之上。

        拿起陈群提交的关于设立期货交易所的调研卷宗,高勇突然有种错觉,仿佛时间在飞流逝,新生事物的普及推广,比预想的要顺利许多,而人们的接受力更是强大。只此一点,便足以证明儒家绝非后世那般不堪。如果说哪个朝代是千古罪人,恐怕宋朝绝对是高居榜。

        整个卷宗先是总体阐述期货这一新生事物的作用与方式,运行程序及监控手段。然后分别根据幽州东沓、翼州耶城的试行结果,总结经验,汲取教。尽管期货早几年便在高勇的刻意推动下,逐渐进入大商家的视线。并在稳定物价上取得了相当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展。特别是小麦、布匹两项商品交易活跃,而这些交易也加了汇票的普及,如今外出来买原料,倘若还带着沉重的现钱,绝对会让人鄙视,乃至丢掉生意资格。

        “九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吗?名字很气魄,小麦、棉小麻、菜籽、布匹”,咦?还有黑米、大豆?看来长文恨不得将所有东西都拨专进来啊!”高勇笑道。

        陈群据直腰板,很是兴奋道:“当然,期货交易利大于弊,只需要缴纳一部分底金,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得到契约书规定价格的货物,买家不用担心货源,卖家不用担心销路,一举多的!至于稳定粮食价格就更重要了。即便遇到灾年歉收,签订了契约书的粮商也必须按照拟定价格出售粮食。否则不但面临赔偿和巨额罚款,连经销粮食许可都要被收回。如此一来,粮食的定价权基本上就掌握在筹建中的官企“九州粮油。手中!说来还是主公大手笔,一次拨付五亿本金,想来天底下没有那个大商号能与官府斗啊!”

        “既然知晓利弊,我就不甥嗦了。交易所地址选好了吗?”

        “政务院几部主官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泉州东南的滨海一带,界河入海口处建新城、筑港口,即能依托海运,又有内河航运,沿界河向西与运河相连便能直达蓟县,交通便利。周转货物当能事半功倍,还可进一步促进海运展。由此,辽东郡、辽南郡便可通过海路直达,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新城?”看着卷耸最后附带的地图,高勇微微一怔,这里的地形很熟悉界河,,海河,,入海口,,天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