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尘埃落定(5) (2 / 3)
“天灾?可是年初到现在还下了一场雪呢?”陈群疑惑道。
高勇不置可否。“有备无患嘛!假设发生了大旱,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赵胜思索道:“大旱之后粮价必然大涨,而青黄不接之际也很可能爆发民乱,虽然主公治下已没有了黄巾贼害,但难保中原没有,由此大乱在所难免。而主公治下六州虽说粮食充足,但也该多加提防,并且最好能给闲散民夫安排些工作,以防聚众闹事。至于工作,可以修缮道路、维护城池、开拓新路、修建河堤水坝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招收部分人员到三江郡建设新的城镇,另外打造船舶也是不错的选择。随着通往夷州的海路日渐繁忙,商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吕宋港的修建已近尾声,新建定居点也将提上日程。再以吕宋岛为依托辐散开来,周围的数座大岛资源丰富,在其上修建港口、城池也要陆续开始。由此,至少需要一万人长期驻扎!”陈群不愧是政务参赞,很快发散思维,想到了几个关键之处。
“打造船舶就需要原木,正好组织伐木队到三江郡以北的林海中砍伐,又可以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力!”赵胜补充道。
高勇边听边记,二人所想与自己预想一般无二。不过,限于学识所限,仍局限在可视范围之内。“真知灼见,就按照刚才所说写一份详细的预案,包括具体地实施、预算、**等,要尽可能完善。不过,运输船地打造要提前开始,如果今年北方真的大旱,除了上述措施外。我还有两个应急办法。第一,趁着水位下降,彻底清理黄河流经河东郡、司州的地段,修建河堤、清除淤塞,并且扩建引水沟渠,用以灌溉大河两岸的粮田。与此同时,还要在河岸两侧十里内退耕还林,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的树林带,保护这条大河!第二。挑选没有家室的青壮年组成一支特殊的队伍,我打算派兵护送他们到交州以南的地域定居!”
“交州以南?那里可以生存吗?”陈群惊讶的合不拢嘴。
“完全没有问题,南下探寻地程毅已经绘好了海图以及沿岸的地理环境,在交州以南有不输于三江郡的一大片适宜种植谷物的平原,还有一处天然良港,督军府打算将那里打造成一个基地,目标是供给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常驻军和一支护航舰队!”
带着满脑子地震惊。陈群、赵胜赶紧返回住处整理思路,提笔书写应对预案。讨论了这许多,高勇感到有些疲惫,随手拿起了陈群送来地奏报翻阅起来。“咦?经过两次精确统计,长安三辅的确切人口才仅有一百零七万,司州四个郡一共才一百二十余万人!唉,人口啊!还需要大量地人口,看来有必要再出台政策鼓励人们生育了!”说到这,高勇眯起眼沉思片刻,随即拿起笔刷刷地写下几条鼓励百姓生育的措施。不过。高勇谨记过犹不及的教训,在最后仍用横线着重标记,要求人口普查工作必须定期开展,一旦发现地方人口密度超过标准,就要开始向外迁徙!
至于人口密度标准,高勇提笔想了想,呵呵一笑:“除大城市外,一般的城镇就按照人人都能住得上独门独院的标准吧!”
在高勇为了应对可能的灾害而较劲脑汁之际,丘力居则刚从昏迷中苏醒,看着左右族兵仍带着血迹的脸。忍不住一阵猛烈地咳嗽。“族人怎么样了?冲出来多少?”
族兵眼睛一红,忍着泪水哽咽道:“汗王!汉军的援军太多,将好不容易撕裂的缺口再次封堵,只有万余族人逃了出来,其余的全被……”
“什么?”丘力居脑袋轰的一下险些再次昏迷过去。不过他仍咬牙挣扎着坐了起来。向四周望去,周围聚集的族人各个面色憔悴满脸悲苦。都在忍受着饥饿与寒冷。“汉军呢?有没有追来?这里是哪里?距离汉军有多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