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雏鹰展翅(下) (8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雏鹰展翅(下) (8 / 9)
        几年的发展与完善,东北八郡基层已经形成了执法与行政分离的结构,而立法权仍然掌握在高勇手中,同时还有军队、警备部队和预备役之间的互相牵制平衡。政务院与督军府二者互相制约联系的结构,这一切既保证郡府运作的流畅性,也保证了预防内部冲突的制约机制,还可以进行自我更新,保证不断发展壮大的活力。

        因为现阶段的非常性,高勇没有将立法权彻底放开,同时也没有设立对自己权利进行制约的机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以及将来发展的需要。如果将来不得不与朝廷决裂甚至兵戎相见,到时候可不想被那些拥汉保皇的人拖后腿。

        而高勇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建立国民议会,使之成为能够与督军府和政务院制衡的机构,让这个制度彻底的完善。不过现在高勇仅仅才开始思考国民议会的组成方式:将来由州议会每三年选举一次国民议会议员,任期五年,每郡四人。所有州议会错开选举,保证每年都有新的国民议会议员进入。最高议会拥有官吏弹劾权、最高立法权、审批政务院的财政预算、追加财政拨款等。

        国民议会拥有临时军事指挥权:即高勇本人不在东北时,如果八郡受到外敌入侵,督军府就要向立即最高议会申请,由最高议会决定是进行自卫防御——即将敌人赶出自己的领土;还是反击防御——把敌人赶出去顺便在占领一些敌人的领土。

        国民议会设议长一人,由全体议员选出;副议长三人,由全体议员选出。议长和副议长拥有临时召开议会的权利。所有议员都有提案权和举报权。而这个国民议会何时组建以及如何设置就要根据情况再定了,也许是一级议会,也许是两级议会。

        中平五年三月,东北八郡的新兵训练完成,共有海军三个舰队15000人,陆军105000人,全部人员共159840人,可以说在当时是北方最强大的,当然仅靠这些兵力还不足以与鲜卑开战,所以才需要乌桓这样一个缓冲带。等到将来有实力供养一二十万精锐骑兵之后,就会寻机向匈奴、鲜卑开战,争取将他们彻底的消灭,让浩瀚无边的草原大漠成为中华内陆的牧场!

        不过这些消息只有督军府和政务院的高层人士才知道,中原的那些人根本不清楚。刘备认为高勇大概拥有郡兵在七万至八万人。公孙瓒认为当在十万之间,只有曹操明白这种猜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知道高勇的郡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扩充。

        北方的乌延、苏仆延伤了元气,短时间内不敢踏入辽西的草原。西边公孙瓒正在恢复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这就给高勇难得的一年和平时间。高勇知道明年是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将要发生十常侍之乱以及随后的董卓进京和诸侯讨懂的大事了,再以后更会连年的征战。再难有时间处理内部事情,于是高勇利用这一段时间专心致力于内政建设,致力于完善郡府制度。尝试推行县级官员及议会选举,开展体育运动推广,包括足球、棒球、橄榄球、拳击、短跑、中长跑、游泳等项目,按照地区组建各自的球队。其中有各郡级队的足球大联盟、橄榄球大联盟及棒球大联盟,各县级队的足球小联盟、橄榄球小联盟及棒球小联盟。而所有项目中,高用着重推广的仍然是中学联赛,包括棒球和足球,除各学校建设场馆外,还在各郡城建设公共体育场,更在奉天城一举建设三座大体育场,预计在3-4年后竣工。

        高勇相信几年后百姓会热爱上这些体育活动的,当然少不了随之产生的……

        这时,又有一件影响历史的大事发生,奉天大学工学院的学生根据高勇给出的方法研制出玻璃的制作方法,使得玻璃开始试生产。政务院投资建设了一座规模中等而隐蔽的玻璃工厂,按照高勇要求开始生产窗用玻璃、玻璃珠、玻璃项链以及望远镜的玻璃片。其中的窗用玻璃仅仅是四寸见方(大概十厘米),再大就会断裂,不过这样已经足够了。

        高勇将玻璃珠和玻璃项链交给赵胜让他与商人合作将这些买到南方去,赶在年底前尽可能多的换回粮食。

        当赵胜拿出一枚晶莹剔透、反射五彩光芒的玻璃珠时,那些商人的眼睛立刻冒出绿光,看到这种透明的晶珠在阳光下发散出的各种颜色的光芒,他们马上开口要花高价买下。赵胜却是按照定例进行了拍卖,这一枚玻璃珠被反复抬价竟卖了二百金。

        赵胜大喜,回去禀告高勇。高勇笑着对赵胜说:“大哥!你知道这玻璃珠的造价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