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雏鹰展翅(上)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雏鹰展翅(上) (1 / 7)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十月,高勇彻底控制了西起大兴安岭、北到外兴安岭、东达库页岛、南至辽东半岛、辽南半岛的大片土地。领土面积比冀州、并州合起来还要大出许多,土地肥沃、丛林遍布、河道纵横,唯一欠缺的就是人口。

        夫余国灭,高勇将其与挹娄合并,设立三江郡,三江为:乌苏里江、松花江和黑龙江。三江郡拥有三块巨大的肥腴平原,非常适合农业耕种。并给祖居此地的夫余人和挹娄人优惠政策,允许他们先行挑选优良土地和居住地,以此减弱他们的反抗和抵触情绪,达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三江郡局势稳定之后,高勇将新来的移民迁往三江郡,与当地人混居,以向其传播先进农耕技术达到民族和谐的目的,使得三江郡内各民族和睦相处,成为后来帝国的第二大粮仓。新占土地上,高句丽剩余人口三十余万,沃沮十余万,挹娄五万,夫余四十余万,综合下来高勇治下总人口已达二百二十余万,计四十四万三千余户。

        数月连番作战,高勇完美达成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以郡府一年税收及从张纯、乌桓丘力居部抢夺的钱粮为基础,发动了吞并高句丽战役,缴获金四万五千余斤(包括国库和宗族、富户家产)、粮二十余万石;而后以此发动沃沮、挹娄战役,得金千余斤、粮万石;而收获最丰的乃是灭夫余战役,抢其国库金六万六千余斤、粮二十六万石!

        士兵战力消耗殆尽需要休整,而与夫余作战时损耗掉的马匹也需要时间购买补充。基于这些原因,高勇只好安心治理新地、发展经济、划分耕地、鼓励农桑,为对抗即将来到的粮荒而全力准备。

        乌桓苏仆延部收留夫余王尉仇台后,立即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扔给丘力居。丘力居因为领地不与高勇接壤,故此毫无顾忌积极支持尉仇台煽动夫余百姓复国反抗高勇统治,同时邀请乌延配合在辽西、右北平频繁制造麻烦。对此,高勇只得将还保持充足战力的辽西郡驻军调往夫余用镇压当地叛乱,由此与乌桓接壤一线被迫采取守势。乌延、苏仆延也趁机得以休养,并联合素利、丘力居、难楼夹击轲最和慕容。若不是由高勇在背后鼎立支持轲最,只怕他连半年都扛不过去。当然,这种支持也换回来慕容部的大量上等马匹,使高勇能够尝试着在三江郡设立马场自行繁衍。

        看着草原打得热火朝天,自己却无能为力。高勇总算明白过渡扩张的弊端了!其一,过于消耗军力,造成战力下降;其二,过于消耗本身实力,对于新占土地要进行建设和安顿,开销巨大,且收益往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其三,战线过长,新占土地需要派兵驻扎,直到稳定之后才能分批撤出交给地方警备队,如此造成兵力分散和机动兵力的减少。

        不过,有一件事即值得高兴也令人悲哀,那就是新军装备的问题。抢来的钱刚刚好将督军府和警备部的部队彻底换装。以前换装都由督军府和**协商解决,高勇从未过问,只以为冷兵器的换装并不需要太多金钱,军队开支的大头应该在作战消耗上,可是实际接触后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闻,也为战争的残酷与巨大消耗而震惊!

        东汉时,军用剑=把/700~900钱,军用刀=把/660~800钱,弓=把/500~600钱,弩=把/2000钱,盔甲=套/6800~8200钱,马甲=套/7100~8600钱,战马=匹/2~10万钱。(注:某位大神根据几位历史牛人的著作统计的,主要出自《居延汉简研究系列》、《两汉军费研究》等等。)

        而新军装备的刀、枪比之成本高出许多,每把刀要1500钱,每杆枪要8000钱,每支标枪要1000钱;弓、弩因为需要改装加固,成本增加不少,弓每把800钱,弩每把2200钱;至于盔甲、马甲考虑到工艺复杂和生产成本(包括采矿、炼制、打造),平均下来每名新军士兵的全部铠甲要15000(轻型甲)-18000(重型甲)钱,黑骑兵马甲要13000钱!

        当高勇看到装备费用时几乎晕厥过去!全套装备下来:重步兵(刀、重型甲、枪)需要27500钱,轻步兵(刀、轻型甲、标枪x10、弓、弓箭x40)需要27700钱,弓弩兵(轻型甲、弩、弓、弩箭x40、弓箭x40)需要18800钱,龙骑兵(刀、轻型甲、弩、弓、弩箭x40、弓箭x40)需要20300钱,黑骑兵(刀、枪、重型甲、马甲)需要40500钱。若是加上战马,一名龙骑兵需要50000钱,而黑骑兵更高达100000钱!不愧许多人说重装甲骑兵是费效比最低的兵种。

        粗略一算,一个步兵师全部装备下来需要金18000斤,机步师要金29000斤,黑骑师要金51500斤,龙骑师要金27800斤,弓弩师要金13700斤。

        看着每名士兵需要差不多3斤黄金的天价,高勇险些吐血,暗自庆幸:“幸亏郡府几大行业赚的钱足够支撑,否则……只装备两个机步师都会让郡府破产的!怪不得东汉集十三州之力才勉强支撑三十万左右的精锐部队!战争打的是后勤,更是金钱啊!”

        当然,虽然钱花光了,可占领东北平原的好处却是难以言喻的。几年之后,当东北平原的农业有了规模后,完全能够产出足够的粮食,不仅可以支持对南作战,还能开始向北继续占领新地。也许南边还没有拿下交州,北边已经攻到西伯利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