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试练新军之乌桓再来 (3 / 4)
眺望着高大雄伟的奉天城屹立在广袤的平原上,高勇知道自己在东汉乱世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有了自己的根基。而部署在辽西边境的侦查兵始终未曾发现乌桓集结兵力的征兆。高勇坚持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仅让新军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迎击入侵乌桓。
整个九月包围在欢乐的氛围之中,首先是奉天外城竣工,没有离开过辽东的百姓第一次看到如此宏伟高大的郡城皆倍感自豪,这是他们在梦中都无法见到得,而且是在他们的手中建成。奉天城方圆数十里,是整个辽东乃至幽州的第一巨城。
城内居民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完全在公开的环境中举行,包括世族大户也要一样靠抽签决定。抽中者欣喜若狂,抽不中者只好垂头丧气。许多富户趁此机会花大价钱向中签的百姓购买居住权,大家世族也与普通百姓调换位置。经此一番调整自然归类后,奉天城内居住区基本确立了三大板块:商贾富人、世家大族、普通百姓。随后中签者兴高采烈跟随官员入城确址建房。
其次,风调雨顺让农户获得比去年更大的丰收。新税法的实行让农民只需上缴一小部分粮税,家里多少年来首次留住了足够全家一年食用的梦里都没有见到过的满仓粮食。
再次,民选出来的基层官员工作兢兢业业,不但用实绩回报了选民的支持,而且成为联系郡府与百姓的坚实纽带,行政效率比过往强出许多倍,种种亲眼得见、亲身体会的成果也让新法更加深入人心。
正当高勇在奉天城与百姓共同庆祝丰收之际,一匹快马飞一般驰入城门。高勇看到后留下荀彧与各行业代表聚会,自己寻机返回督军府。此时,众校尉皆已到齐,正在查看地图研究策略。
看到高勇进屋,沮授说道:“主公,刚才得到军报,侦查兵在辽西边境处发现两路乌桓军兵向南进入辽西。”
高勇点头示意众人不必多礼,大步来到地图前问道:“在哪里发现的?主将是谁?兵力多少?”
沮授答道:“一路在令支以北一百五十里处的卢龙岭附近,看其旗帜、装扮应为乌延所部。先锋为五千骑兵,主力尚未探查清楚。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此次主力应在两三万之数。令支、肥如两县已经按照预定方案开始坚壁清野,尚未收割的麦子一律焚烧,收割完毕无法带走的就地埋藏。此外,县府还派出郡兵协助周围村庄百姓入城躲避,距离稍远的则告知其携带粮食到邻近地区暂避。另一路出现在柳城、绒城一带,据信是去年来过的老友苏仆延所部,先锋三千骑兵已经攻占柳城。”
高勇微皱眉头:“苏仆延你个老不死的,要么一声不吭,吭声就让人头痛!想不到去年无功而返倒使他变聪明了?放着宾徒、昌黎老路不走,偏偏从柳城来,非要学螃蟹横着走。乌延也是,非得凑这个热闹,跟着苏仆延瞎折腾。哎!郡府又得支付一笔额外开销,荀公又要诉苦了!”
众人皆被高勇的俏皮话逗笑,紧张的气氛立刻变得松缓。可惟有高顺不为所动,依旧神情严肃:“按照乌桓骑兵的推进速度,乌延部先锋只需一日即可到达令支、肥如城下,苏仆延也用不了两日,而辽西、右北平只有新军五个团且分驻各地,距离最近的是阳乐的重骑1团、徐无的轻骑2团和重步2团。柳平的两个步兵团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赶到宾徒布防。兵力上我军处于劣势,而且尚不清楚乌桓主攻方向,难以做针对性部署。”
“嗯!”高勇轻哼一声,问魏明:“魏都尉,你对辽西比较熟悉,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乌延最有可能进攻哪里?”
魏明沉思片刻推断道:“令之!原因有二,其一,令支是交通枢纽,东连肥如、西接徐无和右北平郡城、南通海阳及阳乐,攻占此地便可四处用兵方便掳掠;其二,令支县城规模比肥如大出许多,人口多、粮食产量也多。”
听到这,高勇竟露出微笑来,脑中想起同样起家于东北的后金鼻祖努尔哈赤的成功战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诸公,我有一法不知可行否?”
众人齐道:“主公请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