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效法强秦(中)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效法强秦(中) (1 / 5)
        十二月十八日,右北平送来消息,蓟县的造纸、印刷设备均秘密运至郡城开工生产,幽州商贾亦逐渐向无终聚集,张倩儿、张辽、郭嘉及苏雪莲将会在年底前赶至玄菟。赵胜此前来时带来大量钱财,郡府亦由此得以展开多项工作。

        在众人忙于安排明年工作的时候,高勇着重调查城内的陶器铺,了解当时的制陶工艺。因为仅凭造纸和印刷两种行业创造的利润很难同时支撑三郡建设,即便是全力支持一郡建设亦捉襟见肘。故此必须再开财源,考虑当时的环境以及发展条件,符合低投入高产出的只能是吸引富家大族眼光的奢侈品,其中又以中国自古以来闻名世界的陶瓷为首选。

        东汉的制陶工艺比之前朝代有很大提高,为唐代以后陶瓷工艺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然,此时的技艺与高勇在以前的时代所见所闻所学相差甚远。于是,在东汉基础上提高陶瓷工艺造出精美瓷器即是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收入的捷径。

        在与自己的记忆相印证之后,高勇详细写出烧制精美优质陶瓷的条件、原料等,还有几种在电视中见过的加工技艺。(唐三彩,是盛于唐代的一种带有多种釉色的彩色陶器的通称。它的釉色有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而一般以黄、绿、赭为主,所以称为唐三彩。)

        基本资料备齐后,高勇将玄菟郡内经验丰富的制陶匠召集在一起,于城外山中选址,此地拥有相当储量的石灰石和粘土,开采容易运输方便,且便于保密。做好几个烧窑后初步设想的小规模烧瓷基地正式完工,开始瓷器的试制。同时另抽调一批陶匠开始研究烧砖和水泥,在高勇讲解了现代烧砖法以及水泥制法(主要是石灰石、粘土及其他相关物质在高温下煅烧)及其所需原料之后,就让他们自己试验去了。

        之后,高勇立刻带人直奔东北方向的高显(即今铁岭附近)寻找铁矿石。这里的铁矿石矿层浅易于挖掘,且矿脉绵长是上佳的铁矿石基地,尽管富矿储量少,但早期应用足矣。

        秦风仍在严密监视山贼动静,得知高勇到达高显后连夜赶回拜见。高勇详细了解情况后,对其一番嘉奖并指示他继续监视山贼,同时抽调郡兵入山寻找矿石。秦风很是奇怪:天寒地冻的找什么矿石?没有多想,自己亲自带人入山搜寻。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天内即有数处发现矿石。高勇一一查验,用上学时学习的分辨铁矿石品质的方法分出等级,对于埋藏较浅的优质铁矿石矿层详细做好标记,等待日后开工挖掘。

        铁矿石事毕,高勇马不停蹄南下,在玄菟郡的偏东部(今抚顺附近,有巨大的优质煤矿,而且煤层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找到了丰富的煤矿资源。这次寻矿工作相对容易,当地百姓早有使用这种黑亮石块的纪录,但是量不大,且由于交通、通讯原因并不被外人知晓。

        按照当地老人的指引,高勇在一片树林中找到了几块黑石。老人说道:“禀告太守,这便是能烧的黑石,树林里还有许多,不知由哪里生成。每到冬天,村民常常拾捡回家取暖。”

        高勇掂量着煤块笑道:“向下挖,下面一定还有更多!”

        老人奇怪:“这个乡亲们也试过,挖了几尺深也不见,兴许这黑石可遇不可求。”

        高勇将煤块往地上一砸说道:“就是这里。几尺还不够深,至少要一丈以上!”

        在老人惊疑的目光中,十几名郡兵开始全力挖掘。很快,方圆两丈的冻土被硬生生挖开,随着深度增加,黑土层逐渐减少,一丈左右时黑土基本消失,再往下半丈……包括老人在内的所有人均惊讶的合不拢嘴!坑底果然出现黑石,但是仍混杂着黑土,再一锄头下去,底下几乎全是黑石,黑黑的一层不知延展伸向何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