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边地风云之初尝败绩 (1 / 9)
高勇众人刚刚穿过辽西郡,便接到赵胜顺利接管右北平的消息。原右北平太守因为拿了高勇的送行费高高兴兴地卸任回家,临行前还不忘再狠敲一笔,索取十本书三百张纸。好在有了根基,许多事情办起来很方便,比如说**,这也是高勇给赵胜发去的第一个命令。
不过现在的右北平仅剩一个空架子,府库空空、民生凋敝、人口大量逃亡。此外,郡内道路泥泞不堪、军备废弛、兵器锈蚀,郡兵严重缺员,以致十不满五!换句话说一个百人队的实际兵数不足五十,更兼军纪败坏、战力低下。为了安全起见,赵胜决定先由郡兵入手开始整顿,以为高勇将来的变革铺平道路。
另一面,安全踏入玄菟郡的高勇没有急于进行官位交接。其先在城南靠近城门的地方买下十栋临街屋院,将随行人员主体安置于此,将剩余人员安置在附近隔街房屋内以防不测。
之后,高勇将沮授等人找来说道:“诸公,在接手玄菟前有一事需要各位协助!即在半月内将玄菟郡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打探一二,做到心中有数。如有作奸犯科之徒最好能掌握到可信的证据,以为将来打算。此外还要了解玄菟本地名士、宗族的情况,毕竟缺少他们的支持是难于立足玄菟的。”
沮授眼光一闪笑道:“主公是不是打算上任之前先来一个彻查,待上任后将违法官员一并处置?”
高勇点头说道:“没有错,如果不进行摸底就直接上任的话,肯定在短时间内无法发现问题,况且进行特殊管制必须寻找可靠之人来办,否则很有可能走漏风声。另外,此种手段也是获得民心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必要时进行一次公开行刑,在百姓面前将那些平时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统统处决,既可震慑其余的官员,亦可重拾民心,减小将来变革的阻力。”
荀彧笑着对沮授说道:“元华,彧说的没有错吧。主公果然是天赋奇才,思虑如此周到。”
听到荀彧口中的‘主公’,高勇很不适应,本来早与他说好兄弟相称,怎奈见到沮授叫‘主公’后荀彧说什么也要这样称呼。因为沮授论年龄、资历都是荀彧的长辈,他叫高勇为主公而荀彧称呼贤弟与理法不合,遂坚持改称高勇为主公。无论高勇如何劝说坚持不改,而沮授是有名的倔,即使要他的命也不叫高勇贤弟……无奈之下,高勇只得顺其自然。
沮授赞同道:“确实如此,此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授越加感到主公智略深不可测!不过那王寇盘踞玄菟多年根基深厚,主公最好多加防备,派人监视郡兵举动,监视太守府的一举一动。”
高勇却不大放在心上,暗想:“我这来自未来的人早已从电视中了解到这官场的一切。”遂淡淡地说道:“沮公不必过于担心,勇手中有朝廷任命文书,想那王寇不敢轻举妄动。不过多加小心还是应该,那便派王信的二小队化装后监视军营及太守府。”众人商议已定各自开始分头行动。
一时间,玄菟郡的各个村镇突然出现许多贩夫走卒,他们徘徊于街头巷尾、村庄田间有意无意地打听当地官员政绩、名声,无论大小巨细。而且这些人还悄悄地收集证据与证词。更有一些年轻人登门拜访本地望族名士,努力交结正直忠义之人。凭借颖川荀家和冀州沮家的名望,这项工程进行得倒也顺利。
高勇主要负责调查奉阳及其附近的村镇,因为高勇仍然堆在那里的所见所闻记忆犹新。此次进入奉阳,高勇直接进入曾经吃过饭的那个小店,边吃饭边听里面的人闲聊。
此时,旁边恰巧坐着几个差官,其中一个说醉醺醺说道:“王三哥,听说了吗?这里要来一个新太守。”
王三哥不屑的摆摆手道:“呸!听刘县令提起过,只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娃子,据说花了大价钱跟朝廷买的,好象是头阵子突然冒出来造纸印书的那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